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黄斑裂孔 > 疾病简介 > 双向液气交换注射器有效防止眼内压剧烈变

双向液气交换注射器有效防止眼内压剧烈变



导读

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切除术主要用于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裂孔、黄斑前膜等疾病,术后可能出现玻璃体出血、黄斑裂孔闭合不成功、气体填充不足等并发症。

玻璃体切除后,需用注射器清除玻璃体腔内液体,并填充气体,即眼内液气交换。该过程会导致眼内压迅速改变——使用单注射器时压力改变为6~40mmHg,双注射器为10~35mmHg。眼内压的改变会引起自发性脉络膜出血及视网膜神经的二次破坏。

为解决上述问题,扬州大学医学院解正高医师等设计了双向液气交换注射器(图A),并用于临床手术,相关报道于年在RETINA杂志发表。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术前准备:使用微孔过滤器向注射器内注入20%全氟化碳5mL。

患者仰卧,用丙美卡因进行表面麻醉,5%聚维酮碘溶液对眼睑消毒,无菌玻切孔巾覆盖眼睑四周。

固定窥器,结膜处涂抹5%聚维酮碘溶液,嘱患者患侧卧位。将装有全氟化碳注射器的针头(24G,0.56mm)插入鼻侧扁平部,另一只注射器插入颞侧,以清除玻璃体腔内液体,两侧插入位置均与角膜缘相距4.0mm。

缓慢按压装置中部,直至液气交换结束。移除针头后,用消毒棉签按压注射处30S。局部使用妥布霉素。

双向眼内液气交换注射器通过维持液气交换体积相等,即玻璃体腔内液体从一侧注射器排出的同时,等量气体从另一侧注入,可有效阻止眼内压迅速改变。广大眼科医师可借鉴此装置,以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

图A为双向眼内液气交换注射器,两侧均连接针头。图B为注射器两端的注射位置均距角膜缘4.0mm,一只注射器3点方向注入气体,另一只9点方向吸出玻璃体腔内液体

转载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宝宝白癜风能治好吗
贵阳儿童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kuw.com/jbjj/4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