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黄斑裂孔 > 疾病常识 > 光影论道精彩领航蔡司电影节华丽登场
光影论道精彩领航蔡司电影节华丽登场
一年一度的中国眼科教育论坛在眼科同仁的期盼中召开了,5月8日,“蔡司电影节“在中国眼科教育论坛的首秀拉开帷幕。本次电影节特点鲜明,以青年术者为主,不仅展示出了眼科各专业手术的技术技巧,青年医师与前辈们的思维碰撞和学术交流,更是令人开阔眼界、耳目一新。今年电影节由大咖张铭志教授与王方教授主持,双方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而出席点评嘉宾的是黎晓新教授、姜燕荣教授、叶剑教授、陈伟蓉教授、周行涛教授、陈伟奇教授,张日平教授,现场学术氛围高潮迭起。
右: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张铭志教授
左:同济医院王方教授
九位医师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手术视频,向大家展示了他们临床上的心得。本次刀尖上的舞者们为我们带来的影片有:
精
彩
回
顾
01
《指尖上的温柔》
医院的张顺华教授分享了一例双焦点屈光白内障手术病例,患者为男性、70余岁,晶体约III-IV级核。张主任认为,双焦点人工晶体物美价廉,能帮助患者拥有远、近视觉体验的同时,中视力也能达到较好效果,还可以解决老视、近视、散光等问题。
叶剑教授点评指出,张顺华教授的手术过程非常流畅,值得年轻医师学习的是,张主任在处理最后一个核块时候用辅助钩保护后囊。多焦点人工晶体手术作为近年来的热点,手术难度大,要求前囊、后囊都要处理完美,所以在处理核块时候,不要出现藕断丝连,步骤尽量清晰。
02
《奥特曼再次战斗吧!》
来自复旦大医院的竺向佳副主任医师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位ICL术后高角膜散光患者屈光矫正的手术病例。竺主任以先取出ICL,再植入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做为手术方案,在导航引导及人工晶体植入标记的辅助下,达到了复杂手术精准做!
陈伟蓉教授点评指出,竺主任既是研究者,也是一位临床大夫,年纪轻轻的同时能有如此临床思维难能可贵,将复杂的临床问题能做到精准化,包括手术方案设计,ICL眼的晶体度数测量及先进的仪器设备的应用等等。
03
《远近看春色,踟蹰新月明》
来自汕头大学·香港中学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的杜雅莉副主任医师为我们带来了一部唐代穿越大剧,他为爱好游山玩水的“唐代白诗人”设计了一套双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
叶剑教授点评指出,杜医师的手术视频有故事有情节,手术设计及过程讲解的非常清晰,但是撕囊的直径可以稍微大一点。叶教授提出,多焦点人工晶体可以考虑使用飞秒白内障撕囊,首先它的直径非常准确,而且圆形非常标准。
黎晓新教授指出在白内障手术中有两个重要需求:第一是抛光,第二是撕囊的直径,最好是刚好达到人工晶体的边缘。
陈伟蓉教授更是提到中山眼科中心每晚都会有人回顾手术视频,统计手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黎教授表示非常赞同,只有逐步做好评估才是真正的培训!
04
《任他作茧自缚,看我前后兼顾》
来自首都医科医院的朱晓青教授为我们完整的展示了一段复杂PDR患者的前后段联合手术。视频中朱主任介绍了前后段联合手术的注意事项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膜剥膜的三种方法。
姜燕荣教授点评指出,朱主任的手术非常流畅,而且他的手术是符合现代手术的做法,前后段必须联合。同时朱主任的手术视频解释得非常的细致。现场,姜教授就前后段联合手术的选择标准,术中曲安奈德注入的时机、硅油注入的选择及取油的时间等问题同朱教授展开了交流。
黎晓新教授指出,用玻切头来切膜,有些膜黏连的比较紧的时候,他对网膜的牵引力比较大,这是形成裂孔的原因,操作时候双手操作孤立或者使用剪刀,可以避免裂孔形成。另外,此例患者,可以考虑打气,也有成功的可能性。
05
《里应外合,刚柔并济》
来自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张淳教授为我们展示的是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术后出现外板层孔的处理。张教授在术中OCT导航显微镜下完成了保留中心凹的内界膜剥除术以松解黄斑区视网膜劈裂,但术后第二天OCT下发现,患者意外出现了劈裂加重,且出现了视网膜脱离,视力逐渐下降。为此,张教授选择行后巩膜黄斑区中心凹垫压,促进愈合。术后3月随访,劈裂逐步愈合,术后一年,患者视力提高明显。
陈伟奇教授点评指出,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手术难度非常大,张主任的手术非常厉害和漂亮,他不仅从内路做,外路也做了一个黄斑中心凹的顶压。对于高度近视黄斑区板层裂孔,可以考虑选择尝试内界膜翻转或游离内界膜填塞,可以适当减少需要再次巩膜黄斑区垫压手术的概率。
黎晓新教授点评指出,从玻璃体劈裂形成原因入手,讲解了保留中心凹的内界膜剥除手术术后容易出现外层孔的原因。劈裂手术是走钢丝的手术。
姜燕荣教授指出,术中OCT可在术中实时观察视网膜形态,可以帮助患者更加有效、精确地完成手术。同时,姜教授就内路、外路手术的选择标准同张淳教授进行了探讨。
06
《镜里看行不难,海底捞月怎行》
来医院的朱鸿副主任医师为我们带来了两例透镜残留的飞秒激光手术。朱主任通过介绍飞秒激光手术中透镜残留的原因、处理原则以及预防方法,向我们分享了他们的心路历程。
周行涛教授线上点评指出,朱主任的处理非常好,透镜残留不可怕,但是处理不好会影响患者的屈光质量。我们要进一步做到提高手术技巧,遵循专家规范,提高视觉质量。
07
《我的舞台我的光》
医院的李晓霞主任,为我们分享了一个舞台灯光设计师的追光之路,她的患者是一位舞台灯光设计师,对夜间视力要求比较高,李晓霞医师还向我们展示了其术前谈话的过程,并在角膜地图引导下进行了角膜激光矫正手术。
张日平教授点评到,李主任的手术视频非常完整,我们在临床上必须以病人为中心出发,百花齐放才是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李晓霞医生的手术设计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根据患者不同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案才是对患者的负责。此外,李晓霞医生的术前沟通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黎晓新教授点评到,今年会议的很多讲者都强调了患者沟通和患者教育的重要性。充分了解患者的需求,针对其要求进行回答,是我们应该做到的事情。专家指南中我们现在也都在强调这一点。
陈伟蓉教授也提出医疗矛盾大部分是由于沟通不当造成的,如果多沟通一些,特别是诚恳的沟通,会大大降低患者投诉的发生概率。
08
《追星之路》
来自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的李瑾瑜副主任医师为我们带来了追“心”之路,她和我们分享了关于大Kappa角患者的飞秒激光手术中心对位的心得体会。李主任在大Kappa角患者会采用对水印中心的方式,注重细节,讲究细节,规范、顺利的完成每一台手术,以患者为本,以患者为中心,追的不光是激光的中心,也是为医者的初心。
周行涛教授点评到,李主任在手术中不断思考并在思考中实践,将两者完美结合,克服困难,以患者至上,视觉质量至上,值得点赞!在飞秒激光手术中,我们也可以适当放慢速度,让操作更加细腻。
09
《众里寻他千百度》
医院申景然副主任医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PRESBYOND老视矫正一例。申主任结合傲慢与偏见,从爱情角度,为我们讲述了老视患者和角膜激光矫正术相识相知相恋到最后相守的漫长术前准备过程及术后完美的效果。
张日平教授点评到,角膜屈光矫正手术,在涉及到这种年龄相关性、调节不足的患者时,术前检查尤为的重要,比普通患者要更加重视主视眼、暗瞳等的检查。申主任术前注重沟通做的非常重要,全国的屈光委员会也正在做这方面的专家共识。
陈伟蓉教授同时指出,47岁低度近视的患者,究竟选择哪种手术方式,角膜激光矫正手术获益多还是风险多,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电影节上,各位嘉宾画龙点睛般的点评更是令人醍醐灌顶,周行涛教授更是通过线上形式参与到点评行列中,精彩绝伦,观点犀利,妙语解颐,无不让在座的各位观众深受启发,获益匪浅。
姜燕荣教授
黎晓新教授
叶剑教授
陈伟蓉教授
陈伟奇教授
周行涛教授
张日平教授
伴随着九位讲者的精彩视频与各位大咖的百家争鸣,蔡司电影节圆满落下帷幕。最后张铭志教授和王方教授也向给予支持的蔡司医疗中国区表示感谢,并总结道:今天的讲者大多是青年一代,然而他们展现出来娴熟的手术技巧让我们有目共赏,尤为自豪。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祝愿这群“势不可挡”的眼科青年新锐力量开辟出一片天地。
通讯员:苏途
摄影:柯斌斌
编辑:林东昕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