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黄斑裂孔 > 疾病病因 > 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形态学观察及其相关因素
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形态学观察及其相关因素
王莉菲路天祥李云环闫忠阳李善雨
医院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眼黄斑劈裂的OCT形态学特征,分析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眼)高度近视(屈光度≥-6.00D,排除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等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A/B超、OCT等详细的眼科检查。分析眼轴、屈光度、后巩膜葡萄肿、黄斑中心凹厚度、玻璃体视网膜牵拉等因素与黄斑劈裂发生、发展的关系。
结果:OCT显示:眼中39眼出现不同程度的黄斑劈裂,占34.21%,其中单纯外层劈裂29眼,占74.36%,单纯内层劈裂1眼,占2.56%,内外层混合劈裂9眼,占23.98%。黄斑中心凹厚度劈裂组平均为.51±16.30μm,远远高于未劈裂组.91±10.97μm。玻璃体视网膜牵拉在劈裂组21眼,占53.85%,未劈裂组10眼,占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屈光度检查显示:劈裂组-14.83±5.21D,未劈裂组-13.46±4.38D,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眼轴显示:劈裂组29.83±1.26mm,未劈裂组26.34±2.53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后巩膜葡萄肿:劈裂组32眼,占82.05%,未劈裂组37眼,占4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OCT检查能清晰的观察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形态学特征,黄斑劈裂以外层劈裂多见。眼轴长度、后巩膜葡萄肿、玻璃体视网膜牵拉等因素可能在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省医学会眼科学
白癜风治疗北京那个医院治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