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黄斑裂孔 > 相关医院 > 德艺双馨学科带头人华南眼科界的全能
德艺双馨学科带头人华南眼科界的全能
没有自诩的夸夸其谈,也没有专家的权威架子,儒雅的外表总带着谦逊的微笑,略带倦意的眼神清澈明净。无论是病友或是同事,凡医院眼科主任梁先军博士的人,都感到他是一个性格温和,耐心细致,值得信赖的好医生。经他医治过的患者,无不对他精湛高超的医术赞不绝口,心怀感激,其中更有不少病人已被其他专家判为“不治之症”,他却能妙手回春,为患者重塑光明;在同事的眼中,梁先军主任更是行医、为人的表率,孜孜以求在小眼球中做出大事业。梁先军主任本领高强,博而精专,眼科的各种高端技术,不管是从眼球最前面的角膜――准分子激光手术,还是到中间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抑或到最后的眼底――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他都可谓样样精通,在广东学界,乃至整个华南地区,眼科手术领域涉猎如此之广,又都能融会贯通,确实不多见,难怪有人称他是眼科界的“全能冠军”。
梁先军仁心为怀,医德高尚,淡泊名利,对于那些风险大、效益低的技术上的“硬骨头”,他总是付出加倍的努力,想方设法地“啃”下来,而对经济条件较差的病人,他也千方百计为病人治好病的同时尽量节省费用。梁先军主任业务水平高,管理能力强,虽医院只有3年,但在他的带领下,中医院眼科团队从基础相对薄弱到异军突起,即使与佛山地区医院相比也毫不逊色,甚至在某些领域如白内障、眼底病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天赋才华立志献身光明事业
梁先军主任大学本科就读于湖南衡阳医学院眼耳鼻喉专业,这是华南地区眼耳鼻喉科顶尖人才专家辈出的地方,眼科界很多知名教授都毕业于这所学院。大学5年,梁先军打下了扎实的眼科解剖、生理、病理等基础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其后,梁先军考入暨南大学继续深造研究生课程,师从于李辰、徐锦堂等知名教授,教授们的严谨、求实的学术作风深深地影响了梁先军,他立志在眼科领域里勇攀高峰,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光明事业。
梁先军被同事们公认在眼科手术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天赋,他整体的协调性非常强,眼科手术经常需要在手术显微镜下做,双眼全神贯注地盯着显微镜看,两手一边做精细的操作,脚下还要同时踩各种机器的控制闸,要求眼手脚配合自如。梁先军是一个心无杂尘,特别能坐得住的人,他的双手既巧且稳,每个手术在他手里就像一件精雕细啄的作品一样。更重要的是勤奋,梁先军极其努力,无比用心,他总是孜孜不倦地钻研业务知识,即使白天工作非常繁忙,晚上仍抓紧时间看书学习,上网查询眼科资讯,以掌握国内外眼科最新的前沿动态,平时一有空就反复啄磨复杂的眼科手术。先天的聪颖再加上后天的努力,让梁先军很快就在业界脱颖而出,成为一名远近知名的眼科专家。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在国外悄然兴起,国内不少白内障专家纷纷试水,但术后角膜失代偿使不少专家对超声乳化望而却步。当时年轻的梁先军却善于抓住各种学习的机会,认真进行动物实验,仔细观摩国外专家的手术录像,终于脱颖而出,在没有老师亲临指导的情况下熟练掌握了白内障超声乳化这一新技术,在佛山率先开展了真正意义的眼科显微手术,成为佛山最早熟练掌握超声乳化手术的医生之一。即使超声乳化手术在佛山已有近二十年历史的今天,总手术量超过台的梁先军在追求精益求精的道路上仍永不停歇,挑战复杂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如硬核白内障、晶状体脱位、小瞳孔白内障,在手术治疗白内障这一领域,梁先军已是闲庭信步游刃有余了,对于他来说,“复杂白内障”这一概念已不在他的字典中了。
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这一高峰上,梁先军已是“会当凌绝顶”,不少眼科专家终其一生也无法达到这一高度。但梁先军并非仅仅精于此项手术,同时他也是熟练的眼后段――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手术专家。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眼科最复杂的手术之一,手术时间长,术后恢复较慢,患者视力提高不显著,对眼科医生来说是个烫手山芋。但是,梁先军并没有知难而退,而在年又到了北京大学眼科中心进修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医院、医院和香港中医院参观学习。他师从的老师就是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的主任委员,中国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泰斗――黎晓新教授。黎教授以严谨治学著称,名师出高徒,短短3个月的观摩学习使梁先军受益匪浅。他并不止步于此,年再次到中山在学中山眼科中心攻读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方面的博士学位,师从唐仕波教授。经过10多年的积累,他的手术技艺更加炉火纯青。现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最复杂的糖尿病视网膜手术,梁先军往往1个多小时就能完成了,而黄斑前膜、黄斑裂孔手术,借助于23G结膜无缝线微创技术的开展,则只需要半个小时就能顺利结束。
慈心妙手为患者创造完美视觉
梁先军主任信奉“医者德为先”的道理,立志做一名有良知的医生。他温文尔雅,平易近人,找他看病的患者很多,但他从不摆专家的架子,对每一个病人都一视同仁,耐心细致,亲力亲为,不管多忙多累,都不厌其烦地挤出时间为病人答疑解惑,让病人明明白白,积极地配合他进行各种治疗。有的患者说,梁主任的眼神诚挚纯净,看不到欲望的杂质,让人产生强烈的信任感,躺在他的手术台上非常放心。
梁主任经常要求科室的同事要学会换位思考,他认为,病人正因为对医学的专业知识了解不多,出于对自身病情的忧虑才会反复地询问医务人员,尤其是眼科手术非常精细,手术效果对病人日后人生的影响非同小可,医务人员解释清楚了病人也就安心地接受治疗了。
梁主任淡泊名利,但在为病人创造完美视觉的追求上却永无止境。他崇尚个性化白内障手术,医院的眼科医生为了个人的手术习惯或工作方便,很少考虑不同的患者的眼球有不同的特点;职业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就会有着不同的需求。给患者选用千遍一律的人工晶体,白内障手术无异于产品流水线,又如何能不同患者获得满意的视觉效果呢!为此,梁先军主任不怕麻烦,积极地推广个性化白内障手术,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个性化地植入不同的人工晶体。不仅如此,梁先军还要求他的团队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同步前进。如微切口白内障手术,个性化白内障手术、多焦点人工晶体、可调节人工晶体、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非球面人工晶体、蓝光滤过型人工晶体等,要求每个医生乃至护士对此都能做到耳熟能详。梁先军对待患者的另一个特点是非常用心,尽管白内障手术对他来说早已胸有成竹,熟悉得如同已在心里扎了根,但他对待每个手术总是毫不松懈,最大可能地满足病人的需求,以求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很多第一只眼在外院手术,医院眼科做的患者都不约而同地产生强烈的对比质差感:医院眼科的白内障手术是全佛山最好的!今年年初,佛山叶问堂里叶问雕塑像的作者刘渝大师经人介绍入住眼科接受白内障手术,创作力旺盛的她对梁主任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视力要求,既要求近距离或远距离视物清晰,也要求色彩的分辨能力强,希望手术后能重拾画笔和雕塑刀。梁主任迎难而上,顺利完成了白内障手术,选择了个性化的人工晶体,让大师重获艺术新生。刘渝大师不住地称赞梁先军主任像艺术家一样把白内障手术当作品一样精雕细琢,力求完美,是出色的眼科专家。如今,眼科住院病区的床位经常爆满,而且周转率非常快,大部分病人都是通过口碑相传慕名而来的。
症状繁多,病因复杂,病情多变的眼底病同样是梁先军擅长治疗的病种。不久前,来自温州的郑女士因患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高度近视、白内障等复杂眼病在江浙一带四处求医,但眼科专家均表示无法医治,只能慢慢地等待失明,在同乡的介绍下,郑女士通过电话联系了梁先军主任。梁主任详细地了解了郑女士的专科情况后经过反复研究,明确地告诉郑女士手术可以做。听了梁主任详细到位的分析和处理意见后,郑女士欣然与家人一起来禅接受手术治疗,梁主任不负厚望,手术十分成功,郑女士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逢人就称赞梁先军的精湛医术和仁心仁德。
对一个手术医生来说,每一台手术如同一件作品,梁先军时常鞭策自己要出精品,不能出次品。而对于一些特别棘手,大家都不愿意处理的复杂病例,梁主任都责无旁贷,从不轻言放弃。有一次,双眼患晚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何姨,就诊时已经双眼视网膜脱离,只能看到光,手术难度极大,梁主任花了近4个小时给她做手术。术后因体力消耗过大,他累得连话都不想说。而何姨通过低视力康复已能生活自理,还经常回来探望眼科的医护人员。
梁先军医术高明,宅心仁厚,在治好病的同时对于那些经济条件特别差的病人,他总是想方设法为其节约费用,尽最大努力帮助患者恢复光明。去年,梁主任偶尔看到南方都市报上爱心求助栏目刊载家境特别困难的陈先生希望好心人能助他摘除白内障的愿望时,立即伸了援手,免费为其施行了白内障手术,使陈先生又能重新工作,帮补家计。
梁先军就是这样,多年来运用他的精湛手术为患者创造了奇迹,不但博得了同行的钦佩,更赢得了患者和家人的尊敬。
凝心聚力带领眼科团队再奔新台阶
在梁先军主任到来之前,医院眼科的综合基础相对薄弱,很多医院还有眼科,更别说疑难病例会找上门来看了。年8月,陈志维院长慧眼识英才,相中了梁先军这匹“千里马”,梁先军调到医院担任眼科主任。同时,医院大力支持眼科的发展,购置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开展了佛山市首家准分子个性化手术。梁先军不负厚望,走马上任后重新优化、整合了科室资源,积极引进和抓紧人才培养,大力拓宽业务平台,在科室内树立以病人为中心,技术取胜,质量至上的理念。不足3年的时间,梁先军带领的团队在眼科技术力量雄厚,强医院中突围而出,整个眼科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眼科门诊搬迁,业务用房从平方扩大到多平方,并且把准分子激光近视治疗中心与原来的眼科门诊合并,整个门诊环境宽敞明亮,焕然一新;病房23张病床供不应求,经常加床加到30多张,手术量从当初的每年台增加到现在近0台,翻了近十倍;科内医生的业务水平显著提高,不少专家成为省、市各种眼科专业学会常委或委员;科室收治的病种和复杂程度比原来更广更深,中医院眼科声名鹊起,众多疑难病患者从天南地北地慕名来到医院眼科诊治。如今,眼科的发展已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科室的每一个进步,无不渗透着梁主任点点滴滴的心血。
作为眼科团队的灵魂人物和学科带头人,梁先军非凡的人格魅力和杰出的业务能力在科里起着凝心聚力的作用,把其他同事紧紧地吸引在他身边,大家一起同心协力共创光明事业,为科室的快速发展添砖加瓦。梁先军每天的工作都排得满满的,早上交班查房检查病人完毕后开始在手术台上忙碌,每逢周五准分子手术当天,他做完白内障手术后立刻到准分子近视治疗中心,接下来还要完成十多二十台的准分子手术,手术做到下午1~2点是常事了。天长日久,体贴的同事就在手术室帮他备好了巧克力和饼干,在手术的空隙时让他吃一点以补充体力。大家经常见到梁主任做手术连续做到下午,甚至6、7点钟仍未下班,既敬佩又心疼。有的同事忍不住问:“主任,您太累了!难道您就不能把病人拖一拖,不要这么快安排手术吗?特别是那些很复杂、手术时间长疗效又不好,医院都不愿意治疗的病人,难道您就不会学着推一下,尽量捡些病情简单疗效又好的病人来做吗?”梁主任认真地说:“这些病人都是抱着很高的期望来的,有些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差,都是借钱来做手术的,我又怎能再拖时间浪费他们的钱呢?”梁先军无私奉献的表率言行感动了科室工作人员,所有同事都主动为他排难分忧,以实际行动全面配合和支持梁主任的工作,共同努力推进科室的发展。
梁先军清楚,光靠先进的设备和他一个人的业务量难以支撑起整个眼科的发展,如果没有一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团队,没有科学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那么再好的硬件投入也形同虚设。梁先军鼓励年轻医生地均衡发展的基础上走专业化的道路,他按照科室发展的需要和每个医生的专业特长确定了他们的主攻方向,定期组织他们进行理论学习,观摩手术演示,做到多看多练,融会贯通,磨练出扎实的基本功。同时,梁主任还对某些常见眼科病的治疗制订了规范的临床路径,要求科内医生必须按科室制定的临床路径进行诊疗工作。如此一来,既提高了临床效果,减少了医疗纠纷,又使年轻医生在职业成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快速成才。病区医生经过这几年的强化训练后,在眼科手术领域的广度和深度的积累上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各种常见的眼科手术中技术已十分娴熟,手术处理更加精细更加完美,方寸之内功夫尽显,收到的效果是手术时间缩短了,并发症明显减少,病人术后恢复非常理想。以老年人最多见的白内障为例,医院眼科所做的白内障手术并不是佛山市最多的,但手术效果却是最好的,患者的满意度最高。中医院眼科团队在梁先军的带领下逐渐打响了名堂,科内医生感觉自己在专业发展的方向上越走越宽敞,他们也相继被各种专业团体所接纳,成为专家会员,增加了眼科团队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除了狠抓技术质量外,梁先军也很重视提高科室的服务意识,他们建立起服务意识极强的眼科网站,详细介绍眼科的各种服务流程,同时又开通了“爱眼QQ”,与患者保持术前术后的有效沟通,简化就诊程序,让病人得到更多的方便和实惠。
准分子激光近视治疗中心虽然起步晚,但是先进的诊疗设备,精湛的技术以及专业、贴心、周到的服务在患者中颇有口碑,中心建立至今已吸引了超过名市民加入到“摘镜”行动中。中医眼科门诊也保持着自己浓厚的特色,在红眼病、干眼症等眼病的治疗上效果显著。病房的周转率很快,白内障病人往往3天左右就可以出院了。医护人员高超的技术和良好的服务态度让住院患者赞不绝口,乐于介绍自己的亲戚朋友再来“帮衬”。
梁先军博而精专,不但表现在技术上涉猎广博又样样精通,还体现在他为人胸襟广阔,对患者有一颗博爱之心,在事业的追求上专心一致,心无旁骛。他在为无数病人擦亮心灵之窗的同时,也以自己的人医院的同事,他真实丰满的感人形象清晰在烙印在同事们的脑海中。在“医院德艺双馨学科带头人系列报道”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很多同事强烈要求报道梁主任的先进事迹,医院的工作深受同事们的肯定。他在这方医土挥洒的汗水,必将浇灌出丰硕的果实。(禤影妍文、冯灿摄影)
——————————————————
医院官方网站
欲知更多健康资讯,敬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