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黄斑裂孔 > 疾病常识 > CCOS2016赵铁英教授黄斑裂孔
CCOS2016赵铁英教授黄斑裂孔
编者按
第五届全球华人眼科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一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于年9月7~11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会议的主题为“汇聚全球力量,共创眼科未来”。会议邀请了超过名国际著名眼科专家和华人眼科杰出代表分享最前沿的学术成果。此次大会通过视频交流、壁报交流、图片展览和手术直播等多种形式为眼科医生们提供更佳的交流学习平台,以提高临床水平和技巧。《国际眼科时讯》医院院长赵铁英教授进行专访,请她对目前黄斑裂孔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精彩阐述。
专家简介赵铁英,临床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教授,医院院长,深圳市医学教育中心兼职教授,深圳市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专家,广东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专家。主要从事各种原因导致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治疗:各种复杂性视网膜脱离、黄斑疾病(尤其各类黄斑裂孔、黄斑前膜、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等)、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各种严重眼后段外伤的诊断及显微手术治疗工作。在国家级杂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美国眼科《Retina》杂志发表论文1篇。主持市级科研立项课题3项,参编论著两部,获国家教育部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医院眼底病科主任,首席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学领先带头人。《中华眼底病》杂志通讯编委。~年到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学习交流。
诊断黄斑裂孔的手段特发性黄斑裂孔是一种老年特发性疾病,观察研究发现,临床上对黄斑裂孔的诊断主要运用的是OCT检查。OCT是一种直观的、无创的、相当于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的手段,在黄斑裂孔的诊断、治疗、随访中都非常重要。
黄斑裂孔的治疗方法黄斑裂孔治疗研究已有25年的历程,治疗方式不断发展变化,由最初的单纯玻璃体切除术治疗黄斑裂孔;再到玻璃体切除联合生物因子,促进裂孔闭合;到如今主流的手术方式: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内界膜剥除术。研究中,最初十年的 特发性黄斑裂孔是一种隐匿性、病因不明、常发于老年人的疾病。80%单眼发生,一定阶段后,当裂孔达到μm左右时,多数处于解剖相对稳定,低视力,眼球形状外观无明显改变的维持状态。近2年来,观察黄斑裂孔自发性愈合病例发现,部分黄斑裂孔有自发性愈合的倾向,会有在未完全愈合前,就已经被进行了手术治疗。随着OCT的引入,对于有自愈倾向的病例,可从早期监测自愈情况(图1)。
病例1.2周后自发愈合
病例2.12个月后自发愈合
图1.特发性黄斑裂孔自发性愈合
经观察推论:玻璃体完全后脱离同时引发的小裂孔自愈性较高,其特点是时间跨度较大(2周~12个月),视功能均得到良好的恢复(0.6~1.0),解剖形态能恢复到接近未患病状态。玻璃体后皮质持续性牵引是影响黄斑裂孔自发性愈合及诱发黄斑前膜致裂孔扩大的主要因素,目前临床上研究通过应用Ocriplasmin行玻璃体注射,解除玻璃体后皮质牵引,促进裂孔愈合,效果仍在进一步临床观察中。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白癜风的症状有那些白癜风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