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黄斑裂孔 > 疾病病因 > 俯察细微仰思全局,当白内障遇到眼底病

俯察细微仰思全局,当白内障遇到眼底病



——第17届全国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学术会议热点回顾

编者按

  立足眼底,联合而进——近日于古城西安举行的中华医学会第17届全国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学术会议上,康弘药业在前后节深入联合的新机遇下突破陈规、放大格局,携手国内专家齐聚“康弘论道—白内障与眼底病交叉论坛版块”,为我国眼科临床诊疗工作中考量各致病因素的细节联系、着眼全局综合施治、学习前沿诊疗理念纳言聚策、共谋发展。

本届大会上黎晓新教授带来了“PCV的最新研究进展”的精彩演讲,详细介绍了新型抗VEGF药物康柏西普的应用等PCV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惠延年教授、杨培增教授、严宏教授等也精彩诠释了眼前后节疾病的手术要点、诊治方式选择等相关内容。

深化认知更新理念——黎晓新教授:PCV的最新研究进展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分为经典型、隐匿型、PCV等几种亚型,其中PCV是我国湿性AMD中发病率较高的亚型。PCV临床特点为渗出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脱离(我国发生率约为16.7%)、常合并CNV(我国发生率约17.9%)、慢性中浆合并脉络膜高渗透性(我国发生率约为13.8%)、合并血管状条纹(我国约占0.98%)。

  PCV的干预目标是消除息肉状血管瘤样扩张、消退液体和改善视力。年发表于Retina的AuroraPCV亚组分析中,显示0.5mg和2.0mg两种不同剂量的康柏西普均显著提高患者视力、有效消退息肉,仅使用0.5mg的康柏西普,polyps的全部消退率高达56.5%;同时在减少分支血管网(BVN)及减轻或消退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脱离(PED)都具有明显效果。

  黎教授最后总结道,抗VEGF药物都具有Angio-Occlusion(封闭血管)作用,不同药物的作用时效不同,结合康柏西普等新型抗VEGF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强势表现,PCV疾病的诊疗工作将迎来全新的选择和机遇。

康弘论道—白内障与眼底病交叉版块单元会议

  第一单元会议由浙江大医院姚克教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刘奕志教授、医院叶俊杰教授任大会主席并主持会议,惠延年教授、申屠形超教授、徐雯教授发表了精彩的学术演讲。

前后段联合手术的权衡与决策——惠延年教授

  医院惠教授首先讲解了玻璃体视网膜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PVT)的历史与发展,并对PVT手术的利弊进行了详细解读。随后惠教授详细介绍了多种眼底疾病的联合手术适应症,包括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眼外伤等。

黄斑部疾病对人工晶体度数的影响——申屠形超教授

  浙江大医院申屠形超教授首先从理论上讲解了黄斑前膜、黄斑水肿等黄斑部疾病对A超与IOLMaster两种人工晶体度数测量方式结果的影响。而临床实际工作中,超乳玻切术后,A超/IOLMaster均出现轻度近视漂移,为此申屠教授提出了可能的推测,并分享了临床诊疗过程中的病例。

IOL决策树——徐雯教授

  浙江大医院徐雯教授提出的IOL决策树主要包括临床问题决策、工学问题决策、屈光问题决策及视觉问题决策四个方面,并依次按照顺序进行决策。

讨论

不同类型眼底病的白内障治疗

  惠延年教授:从预期视力以及患者需求的方面考虑,眼底病按照黄斑的状态分为两种,一种为预期黄斑功能可恢复的疾病,包括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特发性板层或全层黄斑裂孔、特发性视网膜前膜。对于该类患者,在选择人工晶体和植入方式时可以有很多选择。而另一种为黄斑受累及的疾病,例如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区、近视眼伴黄斑病变、增殖期糖网伴慢性黄斑水肿。对于该类患者,人工晶体选择和植入方式属于次要问题,要综合考虑患者眼后节的因素对其进行评估。

前后节联合手术中如何预估患者术后治疗效果

  惠延年教授:一方面出于对于疾病的认识,以及病情的评估;另一方面要借助辅助检查。

  医院叶俊杰教授从后节眼科医师角度对前节眼科医师提到了几点建议。大多数白内障患者术后可以观察到眼底情况或进行手术操作,前节医师如果考虑到患者术后还需要检查眼底,则撕囊时要比正常患者稍大一些,人工晶体的光学部位选择最大,并对早期眼底疾病患者定期观察眼底。

糖化血红蛋白的作用

  惠延年教授:我个人非常赞同糖化血红蛋白作为评价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时机选择及两眼手术间隔时间的指标这种观点。糖化血红蛋白是反应患者全身血糖情况的重要指标,如果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5%以下患者的手术反应及术后预后方面就会取得好的效果。

  第二单元会议由大会主席中国医院张劲松教授、医院王雨生教授、医院严宏教授共同主持,重庆医院杨培增教授、医院严宏教授、医院医院张文芳教授介绍了白内障与眼底并发性疾病的治疗等方面的临床问题。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杨培增教授

  重庆医院杨培增教授介绍了易引发并发性白内障的葡萄膜炎类型,详细讲解了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需根据不同的葡萄膜炎类型决定手术时机及术前药物使用情况。

讨论

葡萄膜炎静止期的标准

 杨培增教授:相对于前节来说,葡萄膜炎静止期主要表现为前房无炎症细胞,患者可以有前房浸入闪辉;肉芽肿性的葡萄膜炎可以有陈旧性的钙化,但如果前房无炎症细胞就可以表明葡萄膜炎处在静止期。

人工晶体植入时机

  杨培增教授:通常来讲白内障手术同期可以植入人工晶体,但一些特殊情况也要注意,例如儿童葡萄膜炎慢性炎症难以控制时,可以考虑先行白内障手术,后期根据炎症消退及无复发情况选择人工晶体植入术。

双眼小柳原田综合症患者,白内障手术时机的判断

  杨培增教授:小柳原田综合症患者相对来说手术预后较好,通常炎症控制1月至3月后可以进行白内障手术,此外还要规范的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控制炎症反应。

抗VEGF治疗给白内障患者带来了什么?——严宏教授

  医院严宏教授提到抗VEGF注射治疗为白内障手术术前、术中及术后“保驾护航”,但需要提醒临床医师需注意多次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对内眼手术(如白内障)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严教授总结道,抗VEGF为白内障手术“保驾护航”,但是要把握好手术治疗的“时间窗”,   严宏教授:白内障患者并发眼底黄斑病变要根据病变类型特点进行治疗,如果眼病病变程度较轻,可以选择在白内障手术同期行玻璃体腔抗VEGF药物注射,但对于复杂的糖网等患者要首先进行眼底病变的治疗。

眼底病患者白内障手术的时机

  严宏教授:白内障手术的时机问题也是目前   医院医院张文芳教授首先介绍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病、VEGF参与及治疗情况。通过RIDE和RISE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抗VEGF治疗DME患者可改善患者DR的严重程度、缓解PDR、延长首次玻璃体出血时间。此外,还对白内障手术的设计及研究进行了讲解。张教授最后总结道,抗VEGF治疗能推迟糖网患者白内障手术时间,过早对糖网患者行白内障手术存在风险,同时需要提高医师个人手术技术。

讨论

避免黄斑病变的加重时抗VEGF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性

  张文芳教授:如果抛开经济方面的考虑,目前专家共识及相关研究表明,抗VEGF药物注射确实能够推迟该类患者眼底病变的进展。

糖网患者合并白内障的干预

  张文芳教授:如果必须行激光治疗,那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不要行眼底造影检查,眼底照相即可以观察。对于激光引起的黄斑水肿,如果光凝的同时进行格栅光凝,患者黄斑水肿会逐渐消退,可以不必应用抗VEGF药物。良好的眼底激光为白内障手术和玻璃体手术医师提供了心理安慰。

小结

  俯察前后细微关联、仰思眼科诊疗全局,当白内障遇到眼底病,众名家力倡善谋全局、综合施治;凝心聚力共谋发展,康弘药业锐意更新、布局大眼科战略,携手全国眼科专家推动交叉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为我国眼科诊疗水平进步倾绵薄之力。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天津市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kuw.com/jbby/5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