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黄斑裂孔 > 疾病病因 > 惟视资讯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元凶不仅

惟视资讯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元凶不仅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macularedema,DME)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的常见表现,也是引起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因素。关于DME的产生机制,目前被广泛认可的观点之一就是由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增加,导致血管通透性上升并最终引起黄斑水肿,故采用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如贝伐单抗)能产生一定治疗作用。但在一些DME患者中,采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的治疗方法效果更佳,这可能提示我们除了VEGF之外,其他炎症因子在DME的发生发展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日本东京医科大学的几位科学家采集了36位DME患者和15位黄斑裂孔患者(无DR病变,无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作为对照组)的玻璃体液标本,并对其中的一系列炎症因子如VEGF、可溶性VEGF受体-2(sVEGFR-2)、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sI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pentraxin3(PTX3,是与CRP类似的一种急性反应蛋白,可反映炎症活动程度)进行了浓度测定。同时,采用激光蛋白细胞检测仪定量测定患者房水闪辉和浮游细胞数,采用OCT检查测量黄斑水肿程度。

在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后,科学家们发现,DME组患者玻体液中VEGF、sVEGFR-2、sICAM-1、MCP-1和PTX3浓度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且VEGF、sICAM-1和MCP-1的浓度与黄斑中心凹的厚度具有明显相关性,而sVEGFR-2、PTX3则与之无关,提示sVEGFR-2和PTX3可能更多参与DME的发生而不是发展。另一方面,DME组患者房水闪辉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其玻体液中sVEGFR-2、sICAM-1、MCP-1和PTX3浓度相关,而与VEGF浓度无关,故可以推论,对患者房闪的观测可能有助于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案(即以抗VEGF为主还是以抗炎为主)。

目前,对DME的病生理机制,科学上未有定论。而到底哪种治疗方法更合理,怎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仍需要在实验室和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探索。

Ophthalmologica.Oct18.









































白癜风偏方快
白癜风早期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kuw.com/jbby/1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