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黄斑裂孔 > 病理生理 > 紫东全新板块诞生新增6幅宅地地铁三站
紫东全新板块诞生新增6幅宅地地铁三站
刚刚!南京又一纯新板块诞生——石杨东路地铁TOD板块!该处将打造南京首个TOD导向下的多元生态智慧地铁示范区!北至石杨路,南至杨庄路,西至东麒路,东至绕城高速,用地面积约85.81公顷。控规单元示意图据南京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消息,《南京地铁10号线王武庄车辆段综合开发特定规划区城市设计》及《江宁上坊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NJNBd-19规划管理单元图则修改(公众意见征询)显示:该规划单元,位于江宁上坊和麒麟科创园的交汇处,控规属于上坊组团,但毗邻麒麟科创园控规单元!范围为10号线二期石杨路站将东延、与规划的12号线换乘站石杨东路站合围起来区域。地块内部现状为空地,北侧为塔山,南侧为物流市场,西侧为居民小区,东侧为空地。说白了,石杨东路地铁TOD板块不属于麒麟科创园范围,仅是毗邻。现状靠近目前众彩区域,但是未来操盘宣传上大概率会导向科创园,并不会往上坊靠,原因你懂的...效果图根据规划,设置有居住、公园、幼儿园、社区中心、商办混合等功能属性,同时结合原规划中的两块教育用地,一同构建出一块具备完整功能属性的组团!结合项目具体规划及效果图来看,买房惠将规划标示,项目内住宅部分规划有8-11层的类洋房、18层的高层以及23-26层的大高层。石杨东路地铁TOD板块规划效果图建筑高度遵循“以中央景观为核心、逐渐向东西两侧升高”。也就是两侧高,中间低。石杨东路地铁TOD板块,临近主城区位,作为地铁TOD,地铁优势极大!作为南京首个TOD导向下的多元生态智慧地铁示范区,2条地铁线路,10号线二期和12号线,它们将在此处形成换乘!!影响最直观的肯定是地铁10号线二期,因为该条线路已经动工!地铁10号线二期起讫于安德门站(不含)—石杨东路站,沿雨花南路、明匙路、机场路和石杨路敷设。共设车站10座,其中换乘站6座,全部为地下线。目前,6座车站已开工,预计年建成通车。建成后,十号线二期于
卡子门站与既有3号线换乘
红花机场站与6号线换乘
机场路站与5号线换乘
七桥瓮公园站与规划13号线换乘
王五庄站与S3号线换乘
石杨东路站与规划12号线换乘
南京首个TOD导向下的多元生态智慧地铁示范区!未来通过地铁10号线二期,这个全新板块三站地铁即可到达大校场!目前大校场的房价已经高至5.3万/㎡,而目前整个上坊和麒麟组团基本毛坯限价也就高至元/㎡,未来如果石杨东路TOD板块给予单独定价,较麒麟科创园或者青龙上国际生态新城略微上浮一些,与秦淮区的大校场也将形成巨大差价。地铁10号线二期一通车,心理距离必然拉近。虽然说江宁区的学区、或者商业配套以及规划定位,与秦淮区的大校场肯定没办法比,但预估房价差也会接近2万/㎡。对于刚需或者通勤城南或者主城的群体,如果这个板块操作得力,首炮舆论打响,销售去化还是不愁的!延伸一下,麒麟科创园板块的价值!麒麟科创园的区位近靠主城!麒麟科创园地铁开通后,向西向南联结,这是最大的优势!未来是有机会的!其实麒麟科创园的情况,与石杨东路地铁TOD是类似的。城市东南侧的板块联结。通过地铁直连通勤。未来麒麟科创园的价值是通过地铁10号线、8号线、12号线和S3东延线等与城市南侧主城直连。而目之前受制于南京城市东南侧未有地铁开通,麒麟科创园的居民多数只能转而通过有轨电车至马群站,换乘2号线再到类似新街口等枢纽站换乘。现在,如果你问麒麟科创园业主,最需要什么?估计,十之八九都会答:地铁!未来,东南向的地铁,只要先开通任何一条,就会大大改变科创园居民的出行路线图,增加城市东部到城市南部的捷径。当然除了,最要紧的地铁因素,教育学区也是影响麒麟科创园上限高度的重要因素。学校需要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吸引更多的业主把娃留在学区内就读。业主上学基数大了,生源质量变好,学校成绩很可能就突破了!不求出类拔萃,但求中庸以上。至于麒麟科创园产业方面,有中科院系未来坐阵麒麟科创园东片区,后续启动后,应该不愁,近地缘住房需求也会有保障。至于地铁12号线对于石杨东路地铁TOD板块来说,更多的是一种连接和换乘作用,可以疏导在江宁核心板块百家湖、东山等地工作的人群向城市东南方向置业。目前百家湖等江宁传统板块新盘、一是量少、而是价高,地铁对于转移江宁南向购买力会有很大作用。其实从麒麟科创园仁恒城市星徽的销售情况来看,已经有不少江宁传统板块百家湖等的客群进行了购房目的地转移,逻辑上是相似的。地铁12号线全长约29千米,共设置16座车站,站点如下图。途经栖霞区和江宁区,东起金马路站,由仙林副城向南进入麒麟新城,再向西经过东山副城,西至牛首山站。石杨东路地铁TOD板块主要修改内容用地布局:①石杨东路站站体西移,与12号线进行换乘,将站点周边调整为商办混合用地,与车站进行TOD一体化设计;②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集中布置,结合盖上咽喉区设置居住社区中心和幼儿园,并校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规模;③校核车辆段初步设计,原控规中结合南侧落地区商办用地设置地铁办公区,调整为独立的地铁轨道交通设施用地;④校核车辆段设计红线范围,优化王武庄道路线型;⑤为实现轨道交通一体化设计,东侧设置一处公共交通场站用地,兼容5G小巴站;为解决上盖开发特殊项目的消防问题,新增一处地铁消防站。道路交通方面:优化调整后,路网密度进一步提升,交通承载力增强。单元图则有想要进一步交流的新网友,欢迎扫码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