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黄斑裂孔 > 临床体现 > 睫状体分离的诊断与治疗

睫状体分离的诊断与治疗



一、睫状体分离的定义

睫状体分离是指睫状体纵行肌附着在巩膜突上的肌腱断裂,睫状体和巩膜突相分离,前房和睫状体上腔相通,形成防水引流旁路,导致低眼压及其他眼部病变。

二、睫状体分离的病因

1.眼球钝挫伤是睫状体分离的首要原因。据文献报告,发生睫状体分离的概率平均为4%~14.83%。其发生首要原因为眼球钝性撞击,凹陷变形,引起睫状体从巩膜突撕脱,可同时伴有房角后退等各种房角结构损害的表现。

2.内眼手术:小梁切除术、房角切开术、周围虹膜切开术、白内障囊内和囊外摘除术及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等术中或术后均可发生睫状体分离,其机制可能与术中直接损伤睫状肌有关。

三、睫状体分离导致低眼压的发病机制

1.一过性低眼压:眼外伤、内眼手术等引起眼内血管功能失调、睫状体水肿,导致房水分泌功能低下。

2.持续性低眼压:睫状体分离使用前房与睫状体上腔相通,形成房水引流旁路,导致持续性低眼压。

3.顽固性低眼压:外伤引起的Schlemm管内壁破裂,造成前房与管外壁直接接触,房水不需经过小梁网滤过,增加了房水通过正常途径的引流量,可引起顽固性的低眼压。

四、睫状体分离的临床表现

1.视力减退:视力减退是最常见的症状,可减退至0.1或更差。其中屈光状态的改变是造成早期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睫状体分离之后,晶状体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凸度增加引起近视或使原有近视增加。另外,由于眼球变软,眼见和眼外肌压迫角膜变形导致散光。持续的低眼压会对眼组织造成严重算上,包括角膜水肿、视盘充血和水肿、视网膜水肿、静脉纡曲扩张、黄斑褶皱、周边脉络膜脱离、视网膜出血等,导致是功能永久性损害。

2.低眼压:眼压多低于5mmHg,角膜内皮出现褶皱。如果低眼压持续过久,可造成晶状体、角膜营养障碍,屈光功能的不可逆性损害,最后出现眼球萎缩。

3.前房变浅:由房水排除过多和晶状体为止迁移所致。

4.瞳孔变形:多数患者瞳孔不圆,出现尖角,多朝向睫状体分离相应的时钟方位。

5.虹膜睫状体炎:眼压一旦过低,葡萄膜血管通透性增加,房水蛋白含量增高,即血浆样房水,房水闪辉阳性。

6.晶状体混浊:外伤致晶状体前囊破裂或长时间低眼压可致晶状体正常代谢障碍,出现晶状体不均匀浑浊。

7.眼底改变:眼球受到挫伤后,视网膜血管挛缩,致组织细胞缺氧坏死,释放出组胺类物质,导致血管麻痹性扩张,发生渗出、水肿及出血,在眼底出现视盘充血水肿、视网膜静脉纡曲扩张、视网膜水肿、黄斑部有放射状褶皱、优势周边部可见灰白色隆起。

五、睫状体分离的检查

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UBM):分辨率高,操作方便,对眼球无损伤。它不受屈光间质清晰度、眼压高低等因素影响,通过它可以获得眼前段任意方向切面的二维图像,清晰低显示前房、睫状体分离口所在的位置、睫状上皮脱离极其裂孔、睫状体脱离、房角后退、前端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这些病变具有典型的UBM图形。使用UBM能准确地诊断并定位睫状体分离的范围,为手术治疗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

六、鉴别诊断

1.睫状体脱离:是由于睫状体毛细血管渗漏增加或破裂,液体或血液进入睫状体与巩膜之间潜在间隙引起二者分离,睫状体纵行肌仍然附着在巩膜突上,脱离区睫状体上腔不与前房相通。睫状体图里常伴有脉络膜脱离。B型超声波和UBM检查可区别二者。

2.房角后退:是睫状体的环形肌与纵行肌的分离,其特征为房角睫状体带增宽。房角镜检查呈钝角,UBM也有特征性表现。

七、睫状体分离的治疗

目前,治疗睫状体分离的方法有很多,在何种情况下应首选何种治疗方式,尚未统一。

(一)化学反应闭合离断口

1.单纯散瞳治疗对于分离范围60°的较小离断口,可以通过药物使分离的睫状体表面与巩膜面接近,利用损伤初期的炎症反应,是分离的睫状体与相应的巩膜面发生粘连,闭合离断口。一般主张在6周内局部使用1%或2%阿托品每日2或3次,1%赛克罗奇(cy-clopentolate)散瞳每日4次。一般认为药物治疗不超过6周,如没有出现由于低眼压造成的眼球结构或功能异常可无需治疗。

2.睫状体光凝或冷凝治疗对于大于60°而小于°的离断口,可是具体情况选用光凝或冷凝治疗。

(1)氩激光光凝:首先是高能量激光击射巩膜内表面,巩膜受热肿胀和收缩及随之发生间设置0.1~0.2s,通过房角镜直视下烧灼暴露的巩膜面和睫状体及脉络膜表面。然而,对于睫状体分离裂隙较宽大,长而深,或前房非常浅,或儿童不能耐受疼痛着,常需多次光凝才能成功,凡是裂隙短窄者常1或2次即成功,每次激光间隔以5~7天为好,不宜过长或过短。不合作的患儿以及角膜混浊者不宜进行激光手术。

(2)经巩膜光凝:此法适用于低眼压引起的浅前房角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无法使用房角镜直视下光凝的离断口。对于不配合氩激光治疗或角膜混浊者,可选用半导体激光光凝,激光能量mW,时间2s。在睫状体分离范围内距角膜缘1.5mm处经巩膜进行激光光凝,分两排进行。也有人提出可采用YAG激光进行光凝,这种方法不直接接触巩膜,二十通过空气传递能量,能量6J,于角巩缘后2~3mm睫状体分离范围内进行光凝,Brooks等报告使用该法治疗3例患者均获成功。然而,一旦YAG光凝失败,瘢痕形成则可使手术复位的难度增加。

(3)经巩膜冷凝:通过冷凝产生的睫状体和巩膜炎症出事睫状体离断口闭合。经巩膜冷凝离断口也具有光凝的特点,简单、无创、易于操作。但它不像热凝或激光会使巩膜组织受损或变薄,万一手术失败,也不会产生严重的巩膜瘢痕而影响再次手术。国外单用冷凝治疗睫状体分离成功的例子不多,大多需再进行热凝或手术缝合才能成功。

眼科常用药物及常见疾病小结

眼科常规操作技术——球结膜下注射、球后注射

详解:远达性视网膜病变

眼科常用手术器械名词中英文对照

图文PPT:眼科视觉电生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面面观

常见的视网膜病变形态

年国内外眼科会议一览表

青光眼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

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的图像采集及阅片指南(年)

转载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文章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中国眼科医生

每日定时推送8条|中国眼科第一微媒体

长按

EYESHOP

看电脑手机眼干眼涩?孩子玩游戏?

长按

全球眼产品数据库

眼科医生人手一本的眼产品手册

长按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哪治疗白癜风好
白殿疯症状初期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kuw.com/lctx/9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