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黄斑裂孔 > 临床体现 > 想要孩子不近视近视不加深,运动很要紧
想要孩子不近视近视不加深,运动很要紧
前两天,我到浙江大医院眼科中心拜访视光部主任倪海龙。下午2点光景,眼科中心三楼10号诊室门口,一位穿粉红色护士服的漂亮姐姐护在门边,一手紧张地握着门把手。一群大人围在她身边,跟她求情。“我就进去和倪主任说一声,我带孩子从外地来的,晚了就没车回去了。”“我儿子一直是倪主任这里看的,今天没挂到号,让他给我们加个号吧。”“我们女儿的眼睛我还有几个问题想问问倪主任……”面对家长们的七嘴八舌,护士姐姐只能“铁面无私”地说了一遍又一遍:“不行不行,按顺序进去,要加号的等前面的号看完再说,你们都先在外面等一等,不要急……”每个诊室门口,几乎都是一样的景象。人潮从诊室门边延伸到走廊里、候诊大厅,举目望去,只能用“人山人海”来形容。“这就是每年两次的‘学生看眼大潮’啊!”晚上6点左右,10号诊室里的医生、视光部主任倪海龙终于看完了最后一个病人,可以舒一口气,和记者说说话了。“每年到了寒暑假,来的学生都会特别多,他们来配眼镜、换眼镜,检查视力、有远视、散光的,但大部分还是近视的问题。”“现在有这么多近视的学生?”“我国是发展中的近视大国,差不多2个人中就有1个近视,而且越来越低龄化,近视的度数也是越来越深,再发展下去,不近视的倒要变少数人群了。”倪主任说得有点无奈。父母都近视子女患近视的概率高5-6倍倪主任说,临床意义上的近视,是指散瞳验光50度以上的状态。除却先天近视,我国小朋友五六岁起就开始有近视的了,到了小学,近视率达35%,初中生有50%-60%,高中到大学生中的近视则占了80%-90%以上。可见,预防近视要从娃娃抓起,不然随着年龄的增长,比例只会越来越高。引起小朋友近视的因素,有些是无法改变的,比如种族差异,世界范围内近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东亚,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这些国家,是近视高发区域,中国台湾、香港地区的近视人群甚至达到了80%;而美国、澳洲、欧洲人里,近视发生率仅20%-30%左右。再比如遗传因素,父母都近视时,其子女患近视的概率要比父母均非近视者高5-6倍;父母单方近视的,子女患近视的概率也要比父母均非近视者高2-3倍。长时间呆在室内、阅读、玩电子产品孩子近视的三大高危因素“但还有些小孩的近视,完全是后天造成的。”倪主任说,城市化、信息化、教育的高负荷大大促使近视低龄化、严重化。在等倪主任采访的时候,我在走廊里和带孩子来检查眼睛的家长们聊天。一个五六岁男孩在椅子上不停地爬上爬下。他妈妈在边上徒劳无功地叫他:“你安耽一会儿!坐好!”孩子妈妈说,儿子刚检查出来,有度近视,现在等着问医生要不要配眼镜。“唉,怪我不好,3岁就让他玩iPad了。”他妈妈说,“他太皮了,只有看到iPad才会安静一会儿。”“那么小的时候就懂玩游戏了?”我问。“懂哦,看到手机就要抢过去的。”孩子妈妈撇了撇嘴。隔着小男孩两个座位,坐着一个10岁左右的女孩子,在看书,头低着,离书本很近。她爸爸妈妈站在边上,就看书问题意见相左。“到医院看病这点时间你还要叫她看书干吗啊!”爸爸说。“明天兴趣班就要开始了,老师叫他们先预习一下。这里换眼镜要等很久的,看看书不是蛮好?小雨,头抬高一点看,要不你眼睛又要近视了。”女孩子应声把头抬了抬,过一会儿又低下去了。我和倪主任说起这两个小孩,他说这是现在近视小孩的“典型症状”。城市里的孩子大量时间在室内活动、长时间的近距离阅读、玩各种新鲜的电子产品,使眼睛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会大大增加近视发生的几率和严重性。预防近视或延缓近视加深的最好办法每天户外活动3小时倪主任说,最近10多年来,医学界对青少年儿童近视的发生与发展,有了新的认识与发现,其中有一条就是:缺乏足够多的户外活动时间。白天在自然光下户外活动、望远时,瞳孔会相对缩小,使眼睛处于相对轻松舒适看得清的状态;适度的阳光接触也有助于机体和眼睛分泌出一种神经递质,相对抑制近视性眼轴的增长。“为什么原始社会里,或者说农村的、落后偏远地区的孩子近视的相对少?因为他们有大量的户外活动时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城市里的孩子则是大量的室内用眼,阅读、受教育、玩电子产品等等。有过一个研究团队,在新加坡和悉尼分别观察6-8岁华人小孩,结果发现新加坡的华人小孩近视率为29%,悉尼的却只有3%。之所以差别巨大,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新加坡高楼大厦林立,孩子们一般都在室内活动,而澳大利亚的悉尼阳光明媚,幅员辽阔,孩子们有充分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倪主任说。中班、大班、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每天在自然光环境下户外活动3个小时以上,能很好地预防近视或延缓近视加深。如果只在户外呆1个小时,作用就明显减弱,如果只能呆半个小时,那作用就更弱。小学生每天坚持3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其实不难办到。倪主任为我们算了一笔账:每个课间10分钟,一天五六个课间,差不多就1个小时了。这一个小时可以去操场上走一走,或者到走廊上去眺远;中午吃饭休息时间也不要呆在教室里,到户外去溜达溜达,这里应该也有1个小时;下午4点半放学回到家,到天黑总还有1个来小时,这时候不要急着赶作业,先出去玩一玩,晚饭后再开始做作业。把这些时间加起来,每天差不多就有3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了。“当然了,这得学校和家长配合,不要拖课,不要让小朋友总在做作业,不要让他们参加大量的室内兴趣班,不要让他们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要尽量让他们去玩,6-8岁,这是应该玩的年纪。”倪主任说。除了这3个小时,家长如果用自行车接送孩子上下学的,那孩子在路途上也算是在户外活动;如果是汽车接送,孩子就容易在车里玩电子产品或者看书,就算是望向车窗外,因为车玻璃屏蔽了光线,也不算在户外了。“现在有很多的按摩法、中医针灸、治疗仪训练、眼保健操、保健药物都说能预防近视、治疗近视,其实都缺乏足够的证据,家长与其在这些项目上花费掉大量时间、精力、财力,不如陪孩子多去户外运动运动。”倪主任说。阅读15分钟后,远眺15秒有助于锻炼眼睛的调节能力除了户外活动,还要尽量减少孩子眼睛长时间近距离的运动,比如读书、玩电子产品等。正常的眼睛有灵敏准确的调节能力,能迅速看清注视的目标。如果调节能力迟缓了,眼睛就相对视物模糊,从而易造成近视的发生发展。所以日常生活中,经常让眼睛看远看近地交替,有助于锻炼眼睛的调节能力。比如近距离阅读15分钟,就起来走走,远眺15秒。比如让孩子参加打乒乓球之类的运动,忽远忽近地注视球体,也有益锻炼眼睛的调节能力。近视度数75度以上就建议佩戴眼镜“我这里每天都会碰到很多近视小朋友的家长,一遍一遍地问我,小孩子的度数能不能降下来,是不是假性近视,能不能恢复,总期待能问出什么秘方来。”倪主任说,“但我只能很遗憾地告诉他们,近视是不可逆的,一旦近视了,我们只能尽量延缓它的发展,除了增加户外活动时间,还要戴眼镜。至于假性近视,一般是由于短期几天高负荷用眼引起的,那是很少很少的,一般都是真近视。真假近视做个散瞳验光就验出来了。”倪主任建议家长带孩子验光时,最好去专业的眼科机构做散瞳验光(睫状肌麻痹验光),这比一般的眼科检查更能发现孩子眼睛的问题。小朋友验光有75度以上,就建议佩戴眼镜。不戴眼镜并不能降低度数,反而会加速近视的进展。近视每年递增50度以内是正常的递增超过75度就太快了“家长们还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说他们的小孩明明戴着眼镜,为什么近视度数还在加深?事实上,由于近视发生发展有遗传因素和大量后天环境因素,因此青少年儿童近视戴眼镜后依然会呈现加深趋势,并非戴眼镜之错。近视每年递增50度以内或左右,是正常的,如果递增75-度,那就太快了。”倪主任说,人眼的屈光状态会随不同年龄状态呈现动态变化,眼睛的度数和眼镜的度数相差50度以上,就要重新配镜,配镜欠矫、过矫都会相对促使近视的发展,所以青少年需定期检查眼睛,最好半年检查一次。一般来说,眼镜要常戴,不能经常拿上拿下。别让孩子发展成高度近视影响下一代“如果说低度近视只是亚健康状态,那么高度近视就是真正的眼病。”倪主任说,“有些家长一听孩子近视是不可逆的且必然会继续发展,也就没那么上心了,眼镜也不及时来换,想着干脆等孩子成年后做个近视激光治疗就OK了。但其实,度的近视和0度的近视,做完激光手术后,除了视力可以恢复到一样,两者的眼底视光功能还是可能存在差别。”高度近视本身已有眼底结构的异常,较正常人更易引起眼底视光功能的病变,比如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视网膜裂孔或脱离、黄斑变性出血、白内障、青光眼等。近视激光手术虽然能让高度近视者脱下眼镜恢复视力,但其眼底结构病变的潜在高风险依然存在。高度近视还有可能作为遗传因素影响到下一代。
治疗皮肤病医院哪家医院治白癜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