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黄斑裂孔 > 临床体现 > 尖峰眼科课程分享之眼内疾病的超声诊断
尖峰眼科课程分享之眼内疾病的超声诊断
今天我们围绕超声这两个字来介绍,超声探查是利用声能的反射特性形成图像,以观察人体解剖构造和病理变化的一种诊断方法。年Mundt等首先利用工业探伤仪检查眼病。此后超声仪不断改进完备,眼科医生对超声医学的认识不断加深,加之超声探查对人体无害,可明确显示病变,操作简单,仪器价格比较低廉,应用较普遍。我国宋国祥教授于年开始将超声波应用于眼科,至今已成为眼科疾病,尤其是眼内肿瘤和眼眶病诊断中不可缺少的检查。
声的反射是超声成像的基础,当超声自第一介质向第二介质传播时,如果两者的声阻差异大于0.1%,在其界面便发生反射,部分声能反射而回,称回声(echo),界面两侧介质声阻差异越大,该界面反射性越强,其余声能量继续传播,每遇一个声阻界面便发生一次反射。超声图像便是这些回声的再现。相邻介质声阻差异愈大,反射的能量越多,回声越强。利用反射现象可精确测量各种组织结构的厚度,如眼轴长度、晶体厚度;人工晶体屈光度的计算,放射状角膜切开厚度测量等都是利用界面反射原理测知的。超声在介质中传播,与组织发生摩擦,部分声能转变为热能而被吸收。
所以,各位,只要明白:反射,回声,衰减就可以了。其中回声和衰减最重要!良性的病变衰减少,恶性的多,这样后界因衰减多会不清楚。病变内容多,反射可能就强。
超声检查应该是医生来操作,但一些单位是技术员来管这事是不对的。检查时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在各个方位检查,这样不至于遗漏。
超声是实时扫描,很方便,费用低,我的很多病人都是自己检查超声。检查时要不断调整灵敏度Gain,这一点很多人不知道。
正常B型超声图因所使用探头和显示部位不同而异。如扇形扫描轴位探查可见晶体后面弧形回声光带,或因内反射产生的盘状尾随伪影。因玻璃体缺乏声阻界面,显示为广大的暗区,右侧弧形光带为眼球壁(包括视网膜、脉络膜和巩膜)回声,其后横“W”形光团,表示球后结构回声,中央三角形无回声区代表视神经。非轴位探查晶体回声往往不能显示,球后光团呈三角形。高分辨超声仪显示眼球壁较球后脂肪回声稍低,因而可分辨两种结构。探查眼外肌需将探头向对侧倾斜眼外肌为低回声光带,转动眼球可追查至其止点。眼上静脉在视神经和上直肌之间,正常情况多不能显示。线阵探头扫描图像不变形,视神经的图像前后横径一致。
正常眼部超声B超见上图。
从左面起第一个带是固有的,再向右为眼睑和角膜的混合声像,再右为晶体的后囊界面,然后为一望无际的玻璃体,眼眶为倒的W形。
变换探头可以扫描眼外肌,看看它的厚度,TAO经常要看的。
这一幅是专门显示赤道部的。
因眼部超声的内容比较多,今天先围绕眼球的病变来说。
一、眼内异常回声
1.光团:眼内异常光团多见于眼内肿瘤、玻璃体内血块形成、混浊晶体脱臼和新生儿视网膜病变、原发玻璃体增生等。报告80%视网膜母细胞瘤可发现钙斑。
2.异常膜状回声层面像显示为连续的光带,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玻璃体后脱离、玻璃体积血及机化物呈现此种回声图形。
3.眼内光环玻璃体囊尾蚴、晶体全脱位和全视网膜脱离的冠状切面像,可见玻璃体内光环。囊尾蚴可见头节及自发运动,晶体脱位在提高增益后其中央出现光点,视网膜脱离矢状面呈漏斗状,顶端连于视乳头。
4.眼内异常光点和光斑玻璃体积血和混浊可见弱光点或光斑。眼内异物为强光点。前者常有自发运动和后运动。眼内异物有时可见彗星征、声影和视网膜假性隆起。
归纳为:团,膜,环,点。其中点和膜比较常见,团和环具有挑战。
我们见到的膜最多,哪些是脱离?哪些是机化膜?哪些是玻璃体后脱离?哪些是脉络膜脱离?有时很是头痛,但还是有规律的。
后脱离是由位置决定,呈短的条带,有时呈环状。
无论是哪一种视网膜脱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一端是和视乳头相连的。
玻璃体机化的特点:比较乱!
前面为几幅最典型的脉络膜脱离的B超表现:多发的,全脱的,严重的。这在青光眼手术后,眼眶病中常有表现。
脉络膜脱离最典型的表现:凸面朝向眼球中心,可有几个,可以有脉络膜接触。
玻璃体积血分新鲜和陈旧的,新鲜的有时B超并不会发现,这是由于其血细胞直径太小的关系,陈旧的会五花八门,一个字:杂!
看玻璃体有一个窍门:把灵敏度开大。
陈晓明脉脱与网脱B超如何鉴别?
魏脉脱条带凸面向眼球中心,网脱相反。
翁景宁增加增益会不会产生假阳性?
魏一般不会,操作者要对你用的机器熟悉!
刘保松我手术也经常遇到术前B超没发现,术中发现玻璃体积血的。都是新鲜的多。
魏血细胞还没凝成块。
翁是不是出现血凝块才有与玻璃体不一样的回声?
魏是的,密度不一样。
乔彤那就是说新的眼球钝挫伤排除玻璃体出血,早期B超没有太大意义?还是要自己做加大玻璃体扫描的灵敏度?
魏加大gain,让眼球运动会发现玻璃体在动也有帮助。
吴联群严重的玻璃体浑浊和积血有时候B超难鉴别啊。
魏有病史呢。
魏有时需要利用一些特殊检查法对病变进行鉴别,如对眼内病观察后运动(发现病变后使眼球转动)以鉴别眼内病变与眼球壁的关系;对眼眶病压迫试验(压迫眼球使压力传递至病变)以观察病变的硬度,以鉴别实性、囊性或血管性病变。
许懋周边的局限浅脱离会不会跟脉脱混淆?
卞洪俊周边局限睫状体脉络膜脱离如何提高B超诊断率?
魏周边部的主要靠操作者的本事了。医生操作也是的有责任心,对病史熟悉。
刘娜视网膜脱离裂孔有何特征?
魏B超能超到裂孔的机会很少,我是给大家看看。
吴明星眼内异物声象?今天有个外伤病人,后囊破,B超开始以为异物,术中发现是晶体皮质。
魏异物的超声首先要能发现有异常回声,然后降低Gain,别的都消失了,它还在灯火阑珊处。就是异物了。
江利红后巩膜炎除了典型的“T”征外,B超还有什么特殊征象?
魏眼球壁增厚。
RB最重要的是5岁以下孩子球内实质性占位中又高回声即钙化。这就需要A超配合了,所以,眼科的专业超声一定有A超。
白瞳症需要鉴别的疾病有几种,超声可以帮上不少忙,因为,很多孩子是不能配合CT检查,且有射线。
超声波可以看到条带下很多渗出物的回声,这就是渗出性视网膜炎的表现。
结合这个图,我相信,大家对coats的临床和超声理解会很深刻。
PHPV
我归纳一个表给大家。
乔钙化点和周围高回声如何鉴别?PHPV和FEVR(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如何鉴别?
眼底上和PHPV相似,但是双侧多见,追问家族或者检查家人,有阳性发现。
魏RB和coat‘s年龄上特征性很强。钙化和实质性病变的鉴别主要靠Gain的调整和A超的高低。后面的问题没有很特征性的影像表现。
江有一例患者的B超感觉象球内肿块(球内椭圆形隆起)。眼底检查为视网膜裂孔,行激光封闭后再做B超呈现典型的裂孔征象!为什么裂孔封闭前会呈现肿块的假象?该如何避免这种假象的发生?
魏那本身是操作者的误导。
吴有一次飞蚊症患者,前房浅,没散瞳孔,B超发现网膜裂孔。
魏比较少见。
窦晓燕高度近视有后巩膜葡萄肿的患者,测A超时应注意什么,有什么技巧来避免误差,增加准确性?
魏是了解眼轴?还是最长的前后径?
窦测有后巩膜葡萄肿眼轴的长度。
魏表麻后的眼球,A超直接接触角膜多次测得的数据就可。
贺纯请问脉络膜渗漏综合症b超查后巩膜厚度有何需要特别注意的吗?对辅助确诊有意义吗?(曾听一位老师讲课说脉络膜渗漏综合征查b超看后巩膜厚度是重要确诊依据,但翻书从没看到这条过)
魏单纯B超不能查出脉络膜厚度。后巩膜厚度可以查,我也没听说过。
提问:脉络膜占位性病变有哪些?
答:黑色素瘤,转移癌,血管瘤,。。。血管瘤、骨瘤、脉黑、转移癌。
脉络膜黑色素瘤是中老年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好发于白种人,眼底见圆形半球形色素性隆起,穿破脉络膜的玻璃膜则呈蘑菇状,可继发视网膜脱离及青光眼。患者多因视野缺损、视力下降或眼痛(眼压高)就医。国外文献报道未怀疑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的存在者占摘除眼球的10%,多由于屈光质不清所致。
黑色素瘤最重要的是其一发生于脉络膜,其二球形生长。因此,B超图像的特征要围绕这两点,其余都是佐证。
眼底检查脉络膜,总能看出其“黑”来。
我把摘除的眼球切开来可看到黑色素瘤的全貌。
最典型的恶性黑色素瘤。
这是它的超声图。有挖空,有脉络膜缺损,有声影。
脉络膜凹陷:肿瘤部的脉络膜被瘤细胞浸润,与其前部之“挖空”区连接,形成局部脉络膜无回声,与周围眼球壁对比有一盘状凹陷带,约65%患者可发现此征。前部的脉络膜黑瘤此征常不明显。声影:因声衰减显著,肿瘤后部眼球壁及球后脂肪回声较低或缺乏回声,用低灵敏度检查,声影更易发现。继发改变:超声可显示玻璃体混浊及继发视网膜脱离。肿瘤穿破巩膜后,可见相邻眶脂肪内出现低或无回声区。
血管瘤有发生部位的特点,眼底镜下也有特点,关键的是组织学特殊性。
眼内后极部往往在黄斑区,呈桔红色,扁平。可引起视网膜下液聚集,如中浆。可用激光及冷冻,亦可为Sturge-Weber综合征的一部分,生长弥散。FFA呈强荧光。
超声探查:扁平或半圆形隆起,内回声多而均匀,衰减不明显。CDI血流信号较多。
所以,大家说,血管瘤临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答血流丰富。临床表现最典型的是扁平的桔色病灶。
对,它侵袭力不强,不会变成半球形,比较扁平!
对照脉黑的MRI眼底和B超就很清楚了。
也会有继发性视网膜脱离。
〔血管瘤不会眼底可见有较粗的滋养血管。黑瘤在瘤体的颈部可用CDFI(彩色超声多普勒)看出〕
转移癌最难确诊了,医生一旦误诊,错误的摘除眼球,很难交待。
脉络膜转移癌是成年人眼内恶性肿瘤,近年有增多之趋势。常发生于后极部,常引起视力障碍,有时有疼痛及闪光感。有时发生在其他部位可引起视野缺损。眼底可见灰黄或黄白色扁平病灶,可不平或呈波浪状,表面可有视网膜脱离。原发癌中,乳癌占40%,肺29%,肾4%,睾丸3%、前列腺1%。
18%患者不知原发癌的部位。肺癌患者常先以眼的转移癌症状就诊。转移癌继发视网膜脱离常较迅速及广泛,常造成误诊。
(一)超声探查
超声探查可见扁平、半圆形或山峰状实性肿物,表面有时呈双弓形或波浪状(较大者)。内回声强弱不等,分布不均匀,常有较大及点状暗区,这与其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性相关。伴视网膜脱离。CDI表现为高频稍低阻力搏动血流。
(二)CT扫描
CT扫描可见扁平或弥漫高密度肿物,可被增强。
(三)MRI
乳腺转移癌T1WI和T2WI肿瘤均为高信号。
对转移癌,我们只是常说转移癌三个字,但远远不够,因为,很多病变都可转移到脉络膜,比如肺癌,乳腺,前列腺等,其表现形式不一样,眼底更是不同。
提问一,脉络膜转移癌常发生于哪只眼?
答:左眼(主动脉弓在左侧)
直接发出颈内动脉再发眼动脉分支进入眼内。
问题二:为什么脉络膜转移癌的继发性网脱更多?
答脉络膜和癌组织血供较其他组织更丰富,更易渗出。
转移癌的毒性刺激更大!所以,它的影像特点就出来了。也是扁平生长,是延着球壁走向生长的。
(北方有句话:远的香,近的臭。)
是不是和从其他地方转移过来的,抗原性更强有关?
脉络膜骨瘤也不罕见,眼底镜下可见视乳头一侧扁平隆起,周边呈伪足样,界清,中央硅白色,表面色素不均匀。
临床比较容易辨认。
超声探查:表面强回声,其后为声影,CDI探测不到血流信号。
CT扫描:骨密度小肿物。
MRI:T1WI和T2WI均无信号。
骨瘤的CT很典型,过目不忘。是高密度影,后极部的多见。
看看超声不同GAIN下的影像表现。主要是降低gain病变还存在,A超时强回声。
上面的显示病变和声影,骨瘤是硬的东西,超声通不过,后面没有能量就没图像,这叫声影,相当于小河里立了块砖,砖后面水就很少。
(左上图左箭头是骨瘤,另一个指声影,右下指骨瘤)
这三幅图更清楚了。看下面A超线的回声高低。
(A超很重要,声影明显边界清晰)
网脱凹线性,连着视乳头;
脉脱凸线性,常常在周边;
RB占位伴钙化;
COATSV形渗出占位;
玻璃体出血,新旧不一样,改变GAIN来鉴别。
点击标题下的尖峰眼科或者搜索尖峰眼科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哪家好白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