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黄斑裂孔 > 临床体现 > 警惕近视的发展过程及规律,科学干预控制是
警惕近视的发展过程及规律,科学干预控制是
孩子近视度数又增长了,很多家长都会把全部的责任归到孩子身上,原因大多都相同:不让玩手机又偷偷玩;告诉你写作业坐姿要端正,又歪着身子写作业;又挑食,光吃油炸食品、喝雪碧可乐;看不清别眯眼看等等。可是孩子近视度数增长,真的都怪孩子吗?作为孩子的家长,你对孩子的近视上心了吗?
我们先来科学认识一下近视的发展过程
现在国内外学者都比较偏向将近视发展分为4个阶段,假性近视→真性近视→高度近视→超高度近视。前2个阶段如果不去重视,那么孩子的度数会越来越高,镜片会越来越厚,眼睛的并发症会越来越多,自卑心理会也来越强,严重还会影响到以后的择业。
1.假性近视
?????假性近视是功能性的,可逆性的。如果运用物理方法或者其他理疗的方式,解除孩子睫状肌的痉挛,使眼球恢复原有的状态,便能防止形成真性近视,阻断近视的发展。如果此时没有得到很好的预防与治疗,视网膜则会刺激巩膜的不断发育,引起眼轴的增长,逐渐演化为真性近视。
假性近视阶段很短,一般仅为6~18个月,视力为0.4~0.8(4.6~4.9),这种情况多发生在青少年身上。不过有相当一部分在近视刚发生时,视力下降很轻微,有的甚至还在正常范围内,再加上青少年的调节能力强,视力本身又具有一定的代偿能力,所以比较难发现近视,而随着度数加深,视力大幅下降时,多数已发展成为真性近视。
“假性近视”不是“低度数的近视”,而是“睫状肌的调节痉挛了”,通俗一点讲就是长时间近距离的用眼过度,导致眼球的睫状肌处于紧张状态,放松不下来。多发生与青少年,视力在数周或1-2个月内下降,适当的休息和放松可以恢复的。
但是绝大一部分孩子主诉看不清黑板的时候,其实已经是“真性近视”了,所谓的“假性近视”在临床上很少见的。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定期给孩子检查视力,不要掉以轻心,科学的去选择针对性的矫正方案。2.真性近视
真性近视的患者眼轴比原先明显增长,根据专家分析,近视患者中眼轴每增加1mm近视度数增加度。14岁以下通常将度以下的近视称为中低度近视,~度的近视称为高度近视,而度以上者近视被称为超高度近视。青少儿近视发展的特点就是快,平均每年以50~度地增长,直至18周岁。有的甚至高达多度的月增长速度。
真性近视一般是指近视度数在-5.00D以内,眼睛的近视度数往往和眼轴成正比,度数越高,眼轴越长。眼轴每增加1mm,近视度数一般增加-3.00D。青少年的近视度数会随着年龄和用眼量的增加而增长,近视度数会在18岁以后才会慢慢稳定,12-16岁是近视增长的高发期。因此,当孩子近视了,我们首先要确定孩子近视的类型,选择科学的近视防控方案,而不是任其发展。3.高度近视
青少年近视患者随着眼轴的增大,眼球不断扩张,在眼球标本中可以看到远远大于正常眼球。眼球增大的过程中,巩膜和脉络膜都可以按照眼内部的信号要求而不断增长,但视网膜却不能随之而增长,视网膜为了贴和到增大的巩膜和脉络膜上,会出现很多裂口或者在视网膜的周边部发生格子样变性,为将来发生视网膜脱离造成前期病变。高度近视是指-6.00D以上,往往还伴随着散光度数,患者会主诉眼睛经常容易累,严重的还会引起头痛,有时候会感觉眼前有黑影飘来飘去。镜片太沉压鼻梁,总感觉看东西怪怪的,不喜欢戴着眼镜逛街,因为害怕异样的眼光,每次更换眼镜验光,总是担惊受怕,害怕度数增长。眼底还有很大的几率发生进行性退变。
4.超高度近视
超高度近视是指-8.00D以上,眼底已经发生退行性改变,视力也会变的更差。①豹纹状眼底
视网膜的血管离开视盘后即变细变直,同时由于脉络膜毛细血管伸长,可影响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的营养,以致浅层色素消失,而使脉络膜血管外露,形成似豹纹状的眼底。②近视弧形斑视盘周围的脉络膜在巩膜伸张力量的牵引下,从乳头颞侧脱开,使其后面的巩膜暴露,形成白色的弧形斑。如眼球后极部继续扩展延伸,则脉络膜的脱开逐步由乳头颞侧伸展至视盘四周,终于形成环状斑。此斑内可见不规则的色素和硬化的脉络膜血管。③视网膜脱离、裂孔
当近视度数增长,眼球增大的时候,往往就会伴有视网膜变薄。视网膜是有一定厚度的膜,如果眼球被无限拉长之后,必然在某一些部位就有可能出现过薄的区域,过薄了之后就可能伴有视网膜裂孔。出现了裂空之后,如果再伴有玻璃体液化等很多其他问题,就会出现了视网膜脱离。一旦发生视网膜脱离,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视力下降,患者就会感觉视力减退或眼睛前有黑点、闪光、黑影或某个方位看不见,严重的甚至是永久性的视力丧失。高度近视患出现视网膜脱离的机会比非高度近视着高7-8倍。
④眼底出血、黄斑变性当视网膜萎缩累及黄斑时,可能出现黄斑出血,裂孔,视力严重下降,且有中心固定暗点。黄斑出血吸收后,新生血管可能会再次破裂,再出血,这样重复多次局部会形成瘢痕,导致黄斑变性,黄斑变性会永久性损害视力。???研究发现,大部分孩子近视本可以预防与治疗,在孩子刚刚近视的时候,如果正规验配、及时恢复,是有可能得以恢复控制的。而一旦等到形成高度近视,将影响孩子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那就不是一副眼镜的问题了。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定期给孩子检查视力,不要掉以轻心,科学的去选择针对性的矫正方案。
???2
把好关口,控制青少年近视度数增长
1.刚近视,勤检查、多监管
由于孩子的眼睛一般在18岁才发育成熟,所以在刚近视时,要求青少年定期检查视力。从6岁开始,每个月查一次视力,如果发现视力下降,就要引起注意。当视力降至1.0时,应及时采取积极措施,此刻更要严格注意用眼卫生,父母们平时要注意监督。
2.近视后,重视“黄金矫正期”
在孩子刚刚近视的时候,屈光度一般不超过度,这个时期是恢复矫正的黄金时期,非常容易恢复矫正。其矫正恢复速度会与孩子的年龄成反比!(年龄越大,恢复速度会较慢)
3.近视控制别拖延,防止并发症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还小,等孩子长大一点再进行配镜矫正,结果导致孩子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孩子视力越来越差,直至拖成了高度近视。要知道,高度近视(成人度、儿童度)是眼部并发症的最大元凶,诸如飞蚊症、白内障、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玻璃体病变等眼部病变,都是高度近视常见的并发症。高度近视患者一旦突然出现视力减退,视物变形,眼前有黑影飘动,眼前闪光,或自觉眼前有固定黑影遮盖时,医院检查。同时,高度近视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不然会加大引起视网膜脱离等病症的风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