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黄斑裂孔 > 临床体现 > 恐怖问题医疗气体流入江苏医院26人已
恐怖问题医疗气体流入江苏医院26人已
核心提示:医院接受小小的眼部手术,没想到却因此遭遇视力损害,有人甚至失明。近日,这起发医院的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
截至发稿前,涉事的共有26名患者,其中2人被注射问题气体的眼睛已经失明、无光感,2人接近失明、仅有光感,另有3人也出现了严重的视力衰退。但这可能仅仅是冰山一角……
据悉,此事发生时间为年6月5日至6月29日,他们均在手术中注射了一种名为“眼用全氟丙烷气体”的医疗器械,厂家为天津一家公司。
由于南通等地发生患者的群体不良反应,国家食药监总局已于去年7月紧急召回了可疑产品。经检测,该批医用产品为不合格。4月8日傍晚,涉医院称将与患者一起向问题产品的生产商依法维权,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全氟丙烷气体致患者视力严重损伤
出现问题的“眼用全氟丙烷气体”
53岁的启东市合作镇患者崔碧辉是此次事件的受害者之一。
4月8日下午,记者联系上了崔碧辉。他告诉记者,年9月,他在启东一家棉机厂上班时,钻机溅出的铁屑不幸飞入右眼,随后,医院接受了虹膜根部离断修复手术。去年6月,医院眼科复查时,发现黄斑裂孔、玻璃体混浊等症状,于当月0日住院接受第二次手术。
在这次手术中,医生使用了一种眼用全氟丙烷气体,向崔碧辉的右眼内注射。6天后,崔碧辉出院回家,但随后他的眼睛感到红肿、胀痛等不适,出现较为严重的炎症。7月9日,医院的通知,称在他手术中使用的全氟丙烷气体出现了问题,很可能是不合格产品。
当天,医生再次为他进行了眼部手术,将全氟丙烷气体抽出,重新加注硅油。但效果仍不理想,右眼视力却急转直下,目前仅有微弱光感,看不见物体,几乎失明。“医生说这种损伤是不可逆转的,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恢复到目前的状况。”崔碧辉说。
和崔碧辉有同样遭遇的还有67岁的眼病患者刘兰英。
去年6月4日,她因右眼视网膜脱医院接受眼部手术,更换眼球晶体,也同样注射了全氟丙烷气体保持眼压。此后出现严重炎症,虽经几次手术治疗,还是未能康复。目前,她的视神经萎缩,右眼已经失明。
65岁患者胡佩兰,术前右眼视力0.8,眼球内血管清晰可见,注射问题气体后,眼球内浑浊不堪,视神经萎缩。
胡佩兰的家属沈辉回忆:“当时,我就感到很奇怪,我们房间的人同一个时间段动的手术,为什么动油的没问题,动气的有问题,同样的医生,同样的医疗器械,你说这是什么问题呢?这肯定要怀疑到气上有问题。”
经过多方打听,崔碧辉才知道,和他在前后一段时期接受治疗的其他患者,共有26人遭遇了视力损伤甚至失明的不幸。而他们均在手术中使用了医用全氟丙烷气体。这个医疗产品的生产厂家,为天津晶明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目前我们已联系到使用这批气体的受害者,医院。”崔碧辉说,“医院一样都是受害者,医院,才最终能向天津晶明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讨要说法。”
紧急叫停,“问题产品”去年已被召回据悉,全氟丙烷气体是一种在视网膜脱离手术及玻璃体手术时,使用的眼内填充气体材料。临床主要用于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使脱离的视网膜复位、愈合。记者在国家食药总局官方网站查询发现,作为国产医疗器械批准上市的眼用全氟丙烷气体,均产自天津晶明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国家食药监总局向涉事企业颁发的注册证。
去年7月初,医院发现在使用天津晶明公司产全氟丙烷气体后,病人群体出现葡萄膜炎反应,并可能导致机体功能结构永久性损伤,便立即停止使用该产品并组织开展对患者的相应救治。
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全氟丙烷气体的下架通知
随后,不良反应事件被上报至市、省国家食药监总局。
南通市食药监局称,在去年7月4医院报告后,第二天便对这批产品生产企业的资质、产品批文、购进手续、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出入库手续、业务员的授权书等材料等进行了全面调查,对该批次产品库存全部抽样控制,派专人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检测。几乎在同一时间,医院也出现相同现象,而使用的全氟丙烷气体同样出自天津晶明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7月9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特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暂停销售和使用这家企业生产的该批次眼用全氟丙烷气体,并立即召回。
8月底,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对该批次全氟丙烷气体出具《检验报告》,显示该批次产品的含量、皮内反应两个检验项目不符合国标规定。
眼科专家表示,全氟丙烷气体本身并不会引起眼部的并发症,但制作过程中产生工艺问题则会给患者带来损害,比如消毒不过关会引起感染;烷本身具有毒性,氟化不够可能会影响分子量和化学性质,造成刺激甚至毒性反应。
4月8日下午,南通市食药监局表示,由于这起医疗纠纷未处置终结,他们将密切北京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在哪北京看白癜风效果最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