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黄斑裂孔 > 临床体现 > 黎晓新我和蔡司眼科设备的30年ldqu
黎晓新我和蔡司眼科设备的30年ldqu
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编者按:
从第一台裂隙灯,第一台手术显微镜到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用蔡司镜头拍下冉冉升起的地球,再到第一台商用时域OCT的推出,无不说明:近代眼科学的发展,不仅是显微手术技术的发展,光学设备的创新更是眼科手术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石。而我们的眼科大咖不仅站在学术的最前沿,更是共同见证并亲身经历了眼科设备的发展。今天我们有幸对话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黎晓新教授,为我们分享漫漫玻切路上一些珍贵的时光片段,感受科技的力量,见证技术的发展。
初相识算下来,我做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有30多年了,治疗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已经超过例。这30多年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我创下了不少国内玻璃体手术领域第一例的记录,包括第一例硅油填充的玻切术、第一例黄斑裂孔内界膜剥除术、第一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手术等。或许很多人会困惑,为什么我现在还要坚守在临床一线。其实很简单,是对眼科事业的热爱,是解决科学难题的兴趣及患者重获光明带来的成就感。
当然,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一台漂亮的手术离不开得心应手的设备和器械。在我过去30年的手术生涯里,觉得感情最深的、最想感谢的“老战友”中有蔡司公司!在过去一个世纪里蔡司公司先后推出多项全球领先的仪器设备,引领了光学科技的发展。说起我与蔡司的初相识,还要从我在医院留学的岁月说起:
黎晓新教授(第二排右一)在医院留学的合照
我的导师Meyer-Schwickeath教授是眼科光凝固的发明者,发明的灵感要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说起,就如国内练气功一样,当时德国也有人练功,练的是“太阳功”。我的导师发现练“太阳功”的患者视网膜出现了灼伤,他突然想到可以通过光凝固形成视网膜瘢痕来封闭视网膜裂孔,避免视网膜脱离的发生,也可以凝固小的肿瘤使其萎缩。基于这个想法,Meyer-Schwickeath教授通过亲自观察自然太阳光,令太阳光投射到自己黄斑旁的视网膜上,结果在视网膜上形成疤痕,证明了光凝固可以产生瘢痕。这是具有里程碑的创新性发现,蔡司公司与Meyer-Schwickeath教授合作研制出了人类史上第一台视网膜光凝固设备,并迅速走向商业化。那台设备至今存放在ESSEN医院的地下室。
黎晓新教授德国留学导师与第一台视网膜光凝固设备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蔡司公司,也正是我与蔡司结缘的起始!之后,光凝固设备用激光替代了闪光,从红宝石激光、氩激光到现在的多波长激光,经历了几次的更新换代。蔡司公司的多波长激光和矩阵激光仍旧领先激光治疗。
不过,要说起第一次使用蔡司设备的经历,我到现在还是有点忍不住想笑的。
这要追溯到年,那时候我刚从德国留学回国,在德国DAAD医院的的资助下,科里购入的设备大都是蔡司公司的。不可否认,蔡司公司的光学设备是一流的,但是当时的电子部分总出问题。当时蔡司第一台眼底照像机在打开电源后设备升降失控,大家都知道,要想获取清晰的图像,就要保持被拍摄物的静止,否则就会出现虚像。要想保持画面的静止,就只有关闭电源,而这样一来也就不能拍摄图像了。
在这次经历后,我只好辗转于多家品牌的眼底照相机,但试用一圈后都不太满意,或者有的画面色彩不好,又或者色彩上去了却损失了分辨率。最终回过头,我还是再次选择了蔡司公司升级后的眼底照相机,其中最大的原因还是它的画面分辨率理想。
渐相知这些年,最能让人深刻感受到蔡司公司不断进步创新的就是手术显微镜的发展。蔡司公司在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手术显微镜,它的光学系统很好的满足了眼前节手术的要求。很长时间让热衷于做眼底手术的我有些气馁。
那时蔡司公司曾多次拜访我,每次我都建议他们开发玻璃体手术用的手术显微镜,年他们第一台为眼后节设计的广角手术显微镜Lumera进入我的手术室试用,全视野的概念最初是将双目间接检眼镜引入到手术显微系统,最早是在90年由德国波恩眼科Spizenas教授提出并实现的,这是眼科显微镜的一次创新,蔡司的这款手术显微镜创新点在于广角系统目镜并不升高,否则医生很累,分辨率高使蔡司显微镜迅速占领市场,在国际上再次处于领导地位。
终相惜眼科是一门光学依赖型的学科,从眼底照相机到手术显微镜都是以光学系统为基础的。可以说,眼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光学设备的研发。蔡司公司作为一个光学系统发展最悠久的一个国际公司,自然成为眼科界手术设备的佼佼者。最近几年,蔡司公司一直在努力探索,不断自主创新,而不是单纯的模仿。比如蔡司OCT发展到SD-OCT,又研制出OCTA,OCTA可以快捷、无创显示视网膜及脉络膜血流形态及变化,检查者可以选择观察不同层面的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的结构形态,并根据实际需要观察的目标深度和层面厚度进行细微调整。
去年蔡司又新推出的术中OCT导航显微镜RESCAN,导航增加了术中评估的精准性,这又是手术显微镜发展史上一里程碑的贡献,这些创新都让我非常开心。
设备的进步离不开医生的反馈,设备的发展最终要服务于临床。因此从临床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我想提一些改进的建议:
术中OCT导航显微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一系统的清晰度还有待提高,目前影像呈现只是实现了术中OCT断层图像的展示,术中测量技术还需要蔡司研究团队进一步探索。
结语感谢黎晓新教授的分享,让我们看到一位技艺精湛、严谨求知的眼科大师与眼科光学设备引领者蔡司公司互相见证、共同成长的故事。
引领技术进步,蔡司一路相伴。您和蔡司有什么故事呢?全国眼科年会蔡司又将带来什么技术?我们九月苏州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