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黄斑裂孔 > 临床体现 > 黄斑病变和黄斑变性是不是一回事

黄斑病变和黄斑变性是不是一回事



提示:点击上方"医院大讲堂"↑免费订阅

“黄斑”位于视网膜的中央,决定着人的光觉、形觉和色觉,是较为敏感的部位,黄斑区感光细胞密集,90%以上的视觉细胞集中于此,能够识别形状、大小、颜色、纵深、距离等大多数光学信号,是决定视功能的重要部位。既然黄斑对视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如果出问题,就会引起一系列视力损伤,黄斑病变的主要症状有以下几种:中心视力减退、有暗点、黑影、视物变形、直线变弯曲等。作为公认的难治性眼病之一,黄斑病变有一定的致盲性,所以大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黄斑病变作为高发眼疾,是现代社会致盲的因素之一,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能患上此病,中老年人居多,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表明,全球约有万黄斑病变患者,每年约有50万人因黄斑病变致盲。黄斑病变潜伏的危险性很大,损害视野。那什么是“黄斑”呢?

什么是黄斑?

黄斑并不是“斑”,而是人眼的生理结构。黄斑位于视网膜的中央,是视网膜中央视觉细胞最集中、决定视功能的重要部位,能够识别形状、大小、颜色、纵深、距离等大多数光学信号。

因富含叶黄素,比较周围组织看起来色泽偏黄,所以称之为黄斑。黄斑中央的凹陷称为中央凹,是视力最敏锐的地方,负责视觉和色觉的视锥细胞就分布于该区域。若黄斑发生异常,就会出现中心视力下降、眼前黑影或视物变形等症状,黄斑的任何病变,如水肿、出血,都会影响成像。

黄斑病变和黄斑变性的区别?

黄斑病变和黄斑变性并不是一回事儿。黄斑病变是眼科常见可致盲的疾病之一,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导致视网膜黄斑区发生病理改变的一组疾病的统称。常见的有老年性黄斑变性、高度近视导致的黄斑病变、遗传因素导致的黄斑病变等。由此可见,黄斑变性只是黄斑病变的一种。

黄斑病变的病因很多,不同类型黄斑病变发病特征、好发人群不同: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主要发生于20~45岁的青壮年。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多为50岁以上,性别上无明显差异,然而却与种族有关,一般认为白人患病率明显高于有色人种。

黄斑囊样水肿(CME):多见于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慢性葡萄膜炎、眼外伤以及眼内手术(如白内障术后)患者。

近视性黄斑变性:多发于高度近视者。高度近视的人容易出现黄斑变薄、萎缩、裂孔、脱落等病变。

特发性黄斑裂孔(IMH):发病年龄多为60~70岁,女性明显多于男性。

特发性黄斑部视网膜前膜: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随年龄增加发生率增多。

引发黄斑病变的因素有哪些?

黄斑病变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影响黄斑的疾病,确切的病因尚不明,可能与遗传、血管硬化、氧化损伤、慢性光损伤、炎症、代谢营养等有关。

引发黄斑病变因素有以下几种:

年龄:65-75岁发病率15%,75岁以上发病率1/3

吸烟:吸烟者的发生率高出2-3倍

肥胖:高胆固醇患者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人群易并发黄斑病变

长期饮酒、营养缺乏(如胡萝卜素)也可引发黄斑病变

种族:白种人发病率高于其他种族

家族史:亲属应该接受检查

性别:女性更为多见

环境:眼睛长期暴露在阳光下

老年黄斑变性及如何自查

老年性黄斑变性,又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严重影响视力的退行性眼底疾病,由其引起的中心视力急剧下降会严重人们的日常生活,最终可导致失明。老年性黄斑变性的起病,源于视网膜中心位置的黄斑区细胞退化。其病理特点为黄斑部视网膜及其下的营养结构视网膜色素上皮和脉络膜发生病变,并导致患者视功能障碍和中心视力进行性下降。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三、周五(上午)、周六

预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kuw.com/lctx/10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