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黄斑裂孔 > 临床体现 > EURETINA丨巩膜扣带术术后
EURETINA丨巩膜扣带术术后
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公益 http://www.bdfyy999.com/guanyuzhongke/yiyuanrongyu/m/
编者按
全球的视网膜大会,EURETINA近日在维也纳火热进行中,全球各地的专家们,尤其是眼底病专家们,汇聚一堂,探讨视网膜、玻璃体相关疾病的临床和科研诊疗进展。
来自意大利的Cacioppo教授在大会上分享了其一项有关视网膜脱离(RD)临床治疗及术后并发症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巩膜扣带术(SB)治疗RD,术后形成黄斑前膜(PMM)的临床特点和可能病理学机制。下面为大家简要阐述Cacioppo教授这一研究内容。
目的探讨经巩膜扣带术(SB)修复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术后形成黄斑前膜(PMM)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
方法在意大利米兰Oftalmico医院进行的这项前瞻性、连续性病例研究中,伴有RRD的晶状体眼在出现症状后的7天内,采用巩膜扣带术(SB)单独治疗,随访6个月。采用频域OCT(SD-OCT)进行观察,并分析了RRD术前/术中的特征与PMM的形成和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结果有92例患者完成6个月的随访,平均年龄为56±13岁。其中有30位患者(占32.6%)在术后1个月就出现了PMM,47位患者(占51,1%)在3到6个月出现了PMM。在随访期间,这47位PMMs患者中有17位(36.2%)进展到晚期。此外,仅在患有黄斑脱离RRD的患者中观察到PMM向晚期进展,(35例患者中出现了17例,占48.5%),而只患有黄斑脱离的患者,PMM没有发展到晚期(p=0.)。PMM的发病,与术前黄斑脱离RRD(p=0.)、冷冻时间(p=0.)、马蹄形裂孔(p=0.)、术前视力差(p=0.)和视网膜下液体引流(p=0.)等风险因素相关。
结论只采用SB技术修复RRD,术后PMM的发生率较高。
黄斑膜脱落的患者,出现PMM的症状会更严重,更倾向于解剖和功能方面的恶化。
黄斑脱离时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激活,可能是导致PMM进展的关键因素。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经本网同意并在文章顶部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