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黄斑裂孔 > 疾病常识 > 视网膜脱离3治疗
视网膜脱离3治疗
视网膜脱离是一种严重的致盲眼病。那么,什么是视网膜脱离?有哪些原因可以导致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表现有哪些?视网膜脱离如何诊断和治疗?其手术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11.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选择?
(1)自愈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别期待奇迹发生;
(2)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的药物还没有发明。所以,别要求大夫开药;
(3)少数病情较轻的可以通过激光来治疗。提醒,是少数病情较轻;
(4)手术是最最主要的方法。若不愿放弃,那就抓紧住院准备手术;
12.哪些视网膜脱离适合单纯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原理类似工业上的点焊,是通过激光形成的一个个凝固点,使视网膜和下方的组织产生粘连,达到封闭裂孔、促进复位和减少复发的目的。
如果视网膜下存在液体,激光是无法起作用的。因此,激光的治疗是在脱离区边缘做一个拦截(类似于防洪堤)以防止脱离扩散,而脱离的区域还依然保持脱离。如果裂孔较大或裂孔周围有持续性的牵拉,那么激光很可能拦不住,手术可能就是最后的选择了。
13.视网膜脱离手术方法有哪几种?
视网膜脱离手术的目的是封闭裂孔、解除裂孔周围和视网膜表面的牵拉,最终使视网膜复位。按照是否进入眼内,手术分为两大类,即内路手术(注气术和玻璃体切割术)和外路手术(巩膜外垫压和环扎)。
简单理解视网膜脱离手术,可以做个比方:视网膜脱离是眼球的最里层和外面两层出现了分离,就像身上的三层衣服之间没有贴紧。要想使衣服贴在一起,可采用系皮带(外路手术,巩膜外手术)和鼓肚子(内路法,玻璃体手术)两种方法。
14.什么是巩膜外手术
巩膜外手术就是在眼球外(不进入眼内)缝置不同材料和不同形状的垫压物,使巩膜内陷并靠近视网膜以封闭裂孔。巩膜外手术类似于在人身上系一个皮带或背个包袱,从而达到使衣服之间贴附的目的。
巩膜外手术使用的材料包括硅胶带、硅海绵和特殊的球囊等。结合裂孔的形状和位置等,垫压方式包括了局部垫压和度环形加压(环扎)。为了使视网膜和下面的组织产生可靠的粘连,还需要术中冷凝或术后激光两种方法。
适应症:因为眼球周围有多条肌肉和眼眶的限制,过于靠后的裂孔无法够到,因此外路方法只适合于裂孔靠前、裂孔不太大、裂孔在同一方向和牵拉不严重的病人。
15什么是玻璃体手术
玻璃体手术(详见以往内容)用于视网膜脱离,目的是解除玻璃体和纤维膜等对裂孔和视网膜的牵拉,从而使视网膜复位。手术中对裂孔周围进行激光,手术结束前眼内注入气体或硅油。术后通过病人低头、侧身或俯卧位等姿势,利用硅油和气体比水轻的特点来顶压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从而达到使视网膜复位的目的。气体和硅油对视网膜的顶压,就有点像通过鼓肚子来让衣服贴在一起。
打气和打油的区别在于:气体会很快吸收(无需二次手术),对视网膜顶压时间短,因此气体只适合于病情轻的患者。硅油无法吸收(将来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因此可对视网膜产生持久的顶压,适用于病情复杂的患者。
适应症:玻璃体切除术主要适用于多发裂孔、分散裂孔、大和靠后的裂孔(例如黄斑裂孔)、玻璃体混浊、并发白内障和视网膜牵拉严重的患者。
玻璃体单纯注气术:针对位于上方或后部的裂孔(包括黄斑裂孔),如果裂孔周围没有牵拉,视网膜表面没有增殖,理论上也可以尝试单纯眼内注气的方法。但由于成功率较小,还可能牵拉玻璃体导致新的裂孔出现,因此目前应用很少。
16.内路手术和外路手术有什么区别?
内路手术和外路手术各自有其适应症和优缺点,其主要区别见下图。
在临床上,有些患者术式的选择没有争议,例如周边单一萎缩孔导致的青少年视网膜脱离首选外路手术,而黄斑裂孔引起的视网膜只能选择内路。有些患者则是两种方式都可以。少数复杂病历,还需要内路和外路联合完成。至于选择哪种手术方式,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对侧眼情况、经济条件、全身状况医院条件来综合考虑。
(未完,待续)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