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黄斑裂孔 > 疾病常识 > 你的一生中有8个视力关键期,你把握好了吗
你的一生中有8个视力关键期,你把握好了吗
眼睛
同我们的个子、思想一样
有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
眼科专家以人生8个“视力关键期”为轴
总结了一份贯穿一生的爱眼手册
快快收好啦!
-第①关键期:新生儿-
新生儿期是视力发育的敏感时期,尤其要当心先天性眼疾。
出生一个月后,做一次眼底检查,确定玻璃体和视网膜没有先天性毛病。有眼病家族史的孩子、低体重儿、早产儿,更要重视眼睛检查。
如发现上睑遮盖瞳孔1/2以上、晶体状浑浊,都是异常信号,要警惕。
-第②关键期:2~3岁-
两三岁到六岁,远视、散光、屈光参差、斜视、弱视都不太容易被发现。但等到6岁以后有症状再治,疗效就差了。建议2~3岁时做一次散瞳验光,可准确筛查出是否存在这些隐疾。如果有,及时通过光学等矫正手段进行治疗。
-第③关键期:学龄前-
坚持定期检查视力和验光。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检查发现没有远视,看东西也挺清楚,家长是不是觉得他的眼睛是很健康的?
错了,他的眼睛其实已过度发育。正常情况下,3岁及以下的孩子有度左右远视,五六岁的孩子有度左右远视,10岁的孩子可能还有度左右远视。
-第④关键期:12岁前-
经常有这样的情况:有的孩子视力原本不错,可假期过完,视力突然下降,父母急忙带孩子到眼镜店配眼镜。
这种做法,真有些草率。很有可能,这些孩子只是假性近视。想判断是假性近视还是真性近视,常规的验光法不太管用,要去眼科做散瞳验光。
另外,12岁前第一次配近视眼镜,也要记得做散瞳验光。散瞳验光配合规范的主觉验光综合出的度数,往往比只用电脑或常规插片验光测出的近视度数低,也就是验光更准确,配戴更舒适。
-第⑤关键期:初高中生-
学业压力大,可眼睛不能太“拼”。专家指出,近视控制得不好,发展成为高度近视的话,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视网膜裂孔或脱离、黄斑变性出血、白内障、青光眼等并发症,都可能找上门。
虽然近视0度以下、散光度以下,激光近视手术都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本身高度近视的眼底病变已无法改变。
所以,一定得有这个意识:保持良好用眼习惯。还没近视的,很幸运,重视预防;已经近视的,弦绷紧,控制度数。
-第⑥关键期:上大学后-
等到上大学或毕业工作了,视力已相对稳定,想摘镜可考虑做激光手术。激光近视手术术前需严格筛查,并非人人能做。对手术者的要求有:18周岁以上,近视度数不超过1度,排除手术禁忌症。
-第⑦关键期:40岁以后-
如果将眼睛形容成相机,那么40岁开始,就要 建议每半年或一年做一次眼底检查;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以减少随之带来的眼睛并发症。
如果发现眼睛老花,及时配戴合适的老花镜。长时间硬撑不戴眼镜,会导致严重视疲劳并可能诱发眼部其他病变。
-第⑧关键期:60岁以后-
对付白内障,别依赖眼药水,最好的办法是手术。注意,别等晶体熟透了再做手术,否则会增加并发症风险。手术还可以把白内障、近视和老花问题一次性解决。
您身边的护眼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