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黄斑裂孔 > 疾病常识 > WOW世界眼科新时讯2016年第三

WOW世界眼科新时讯2016年第三



WOW系列之《世界眼科新时讯》

年第三期:眼底病时讯/News

《世界眼科新时讯》第三期现已全新上线!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看!每期的“眼底病时讯”均摘自《Retina》的最新文献,让我们先来一睹为快。

?近期,来自德国和荷兰的眼科专家通过大样本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了退休前与退休后日光暴露、职业类型和虹膜颜色与年龄相关黄斑变性(AMD)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工作时期的日光暴露是AMD的重要危险因素,而退休后的日光暴露似乎对这一疾病的发展影响甚微。因此,配戴太阳镜等预防性减少日光暴露的措施应当早期进行,以避免日后AMD的发展。

?近年来,内界膜剥除术作为一种辅助方法治疗黄斑裂孔已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为眼底病医师所采用。美国的学者开展了一项系统性综述及荟萃分析,探讨了内界膜剥除对黄斑裂孔复发的影响。根据玻璃体切除术中是否行内界膜剥除进行分组,首要转归为术后闭合的特发性黄斑裂孔复发率。结果显示接受内界膜剥除术组较未接收组复发率显著更低(1.18%vs.7.12%),支持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黄斑裂孔可以降低其复发可能性的观点。

?内界膜剥除术在黄斑前膜手术中尚存在争议,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评估术后视网膜结构。近期有学者回顾性地分析了黄斑前膜手术中内界膜剥除术后囊性改变的患病率及其意义,结果表明黄斑前膜手术后新的内核层囊样改变时有发生,但相较黄斑囊样水肿,这一改变似乎并不影响视力的恢复。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白内障摘除术可能增加内核层囊性改变发生的风险。

?经睫状体平坦部的玻璃体切割术(PPV)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白内障形成,其中一个原因便是手术器械接触晶状体。英国研究者们回顾性研究了PPV中晶状体接触的发生率及后续白内障手术术中并发症,发现晶状体接触的发生率为3.7%,在接受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患者中更高。发生接触的患者在后续白内障手术中有5例(11%)发生了后囊膜破裂。考虑到此类患者后囊破裂的发生率显著增高,因此医师在后续的白内障手术中需格外谨慎。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与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的鉴别意义重大。中国中山眼科中心的学者研究了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用于鉴别PCV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鉴别PCV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4%和85.3%。存在色素上皮脱离、双边征、拇指样息肉中两个及以上体征提示PCV阳性,建议此类患者进一步行PCV筛查。

下期将为各位介绍最新研究进展栏目,请及时







































合肥治疗白癜风医院
治疗白癜风价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kuw.com/jbcs/6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