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黄斑裂孔 > 疾病常识 > 儿童近视防控三板斧丨名医支招
儿童近视防控三板斧丨名医支招
近视是指眼的屈光系统发育“不匹配”,光线通过眼球屈光系统后成像于视网膜前,简单说就如同照相机的镜头不对焦了。中低度近视眼本身并不可怕,只是需要戴眼镜。但高度近视时眼轴过度延长则带来很多潜在的眼科疾病风险,高度近视的并发症主要是眼底病变如: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脉络膜萎缩、黄斑出血、黄斑裂孔等,这些病变会严重影响视力和视觉质量。所以对于未发生近视的儿童积极预防近视发生;对于已经近视的儿童控制近视进展以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对于已经是高度近视的群体则需密切观察,对其用眼和生活方式做正确的指导非常重要。
近视预防三板斧
一、足量的户外活动
越来越多的研究和证据表明,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发生。而户外活动能取得良好的近视预防效果的原因在于户外的光照度非常大,是室内光照度的几百倍。光照度,是近视预防的核心要素。所以预防近视的关键在于足够的光照度。这里说的不是“户外运动”而是“活动“,即是说,只要呆在户外,而不一定需要运动,哪怕是在户外阅读、写字、上课等都可以达到预防近视的目的。
二、减少近距离用眼
近视其实是一种生物进化的表现。现代社会人们对近距离用眼的需求大幅增加,很多孩子看近的时间比看远的时间多,而过多的近距离工作会被身体认为“看近是主要的用眼状态”,眼球在发育的过程中就变成了更适用于看近的近视眼了。所以减少近距离工作,尤其减少连续的近距离工作是有效预防近视的方法。老师和家长应该注意给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张弛有度,避免连续近距离作业。一般说来,每连续近距离阅读40分钟,应休息远眺10分钟。
三、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家长最关心的就是怎样发现儿童“近视的苗头”。传统的做法是,当发现孩子出现视物喜近、头位异常(偏斜)、看电视眯眼现象时就怀疑近视了。然而当上述情况发生时,常常近视已经发生,甚至是高度近视了。临床上首次验光发现近视在-6.00D(度)以上的高度近视屡见不鲜。而给儿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则是最好的近视预警方法,应该从3岁开始就到正规机构为孩子建立眼屈光发育档案。
近视控制三板斧
对于已经近视的儿童又怎么办呢?在预防近视三板斧的基础上还要加上近视控制的“三板斧”,以期能延缓近视发展,尤其是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眼。
一、验配合适的眼镜
不同儿童的近视发生和近视状态是不同的,验配眼镜也不能“一刀切”。需要结合双眼的眼位(有无内、外隐斜)、调节力、屈光状态(有无屈光参差,有无过高的散光)等多种因素来考虑配镜处方。配镜处方不但需要“准确”的验光(获得单眼的屈光状态参数),更需要视功能、双眼视检查(双眼的协调配合状态)等多种视光学检查结果的参考,所以需要到专业的机构检查获得合适的配镜处方。此外,除配镜处方外,还要根据孩子的检查情况选择不同的功能性镜片(如渐变镜、双光镜、周边离焦控制镜等),不同的戴镜方式等以达到最佳近视控制效果。配镜“合适”比“准确”更重要。
二、角膜塑形
大量的研究证明角膜塑形对儿童近视发展有明确、有效地控制作用,但角膜塑形镜的验配有较严格的适应症和指针,并且价格相对较贵,同时要注意,角膜塑形镜有较强的医学属性,配戴的孩子一定要遵医嘱,并按期复诊。
三、低浓度阿托品
低浓度阿托品(0.01%)可以有效延缓儿童近视地发展,是最有前景的药物近视控制方法。长期使用阿托品可能会出现畏光、看近困难、接触性结膜炎、口干等不良反应,虽然0.01%的低浓度阿托品副作用极少,但仍有部分人群有不良反应表现。目前我国还没有现成的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
作者简介
梅颖,副主任医师,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眼科视光中心主任,天津医大早稻田眼镜职业培训学校名誉校长。国际角膜塑形学会资深会员(FIAO)、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资深(SIAOA)会员、美国视觉训练和发展学会(COVD)会员。专著《硬性角膜接触镜验配案例图解》《硬性角膜接触镜验配跟我学》《中职教接触镜验配技术》副主编,《斜弱视和双眼视处理技术》编者。“明日之星”眼视光英才计划第一批学员。
本文为原创稿件,版权为本刊及作者所有哟!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刊并注明出处哦!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诊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