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黄斑裂孔 > 疾病常识 > 赶不走的蚊子飞蚊症
赶不走的蚊子飞蚊症
什么是玻璃体?
眼睛就像相机般,水晶体相当于相机镜头,一般相机后面有段中空的构造,在眼睛里面是充满玻璃体。玻璃体99%是由水分,其余%是由胶原蛋白、玻尿酸组成,皮肤需要玻尿酸才能有弹性,其实玻璃体才是人体中含玻尿酸最丰富的部分。年轻时,玻璃体呈胶状,像果冻,能够维持眼球的形状,若眼睛受到外力压迫时,如外伤、撞到时,也有缓冲作用。玻璃体中的细胞也会分泌营养成分来滋润眼球,随着年纪增长,玻璃体中胶状物质会愈来愈稀薄,像蛋清,形成空泡状,造成光线折射有问题,这也是飞蚊症的原因。
咦,望向晴朗的天空或白墙,眼前怎么老是出现象蚊子般的黑点、或变形虫图案?不是环境太脏乱,而是你的眼睛健康亮红灯。
案例一张太太步入60岁后,因为勤于运动,平常喜好到处旅游,身材保持得宜,外表有如减龄0岁般,但令她困扰的是,近几个月来,眼前常会出现一些小黑点,有些又像蜘蛛网,在眼前移动,特别在看天空时或白色的墙面那些小黑蚊特别猖狂,她怎么用手也挥之不去,十分困扰,医师检查后,认为不需要治疗,是眼球玻璃体退化,就像年龄大了,头发变灰白,没有大碍。
案例二45岁的李先生是电脑程式设计师,近视八、九百度,从0多岁起,常常觉得有些像黑点的眼前晃动,黑线有时连成像变形虫一般,但一周前,因为客户要求验收一个新程式,他在接连三、四天,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后,突然觉得右眼出现许多黑点,隔天右眼又出现闪光,看东西有些变形,而且视野像被谢幕的布帘遮住,完全无法工作,吓坏李先生赶紧求医,而且医生告知要动手术,需要休息几周,不能用眼。
为何同样是飞蚊症,但后来两人的情况有天壤之别?飞蚊症是眼睛中的玻璃体发生变异,玻璃体本来应该是清澈的胶状物质,由水分、胶原蛋白及玻尿酸组成,但到了40多岁时玻璃体胶状物质开始退化,由原本的果冻状变成蛋清状,有些会形成空泡状,这些空泡的周围有许多胶状的凝集物质,光线透过玻璃体的空泡及周围的凝结物产生折射,当投射在视网膜上时,就会产生阴影。黑色阴影的形状差异很大,有黑点、变形虫、波浪或蜘蛛网,在注视晴朗天空、白色墙壁更明显。
自然老化的飞蚊症无需治疗一般而言,约有九成的飞蚊症是无碍的,就像案例一的张太太,这些会飘动的小黑点是跟自然老化现象一样,如只有几个黑点,而且持续存在一段时间,如好几年,且经医师做过视网膜检查,结果无异常,则不需要任何治疗。但即使是自然老化所产生的飞蚊现象,也会跟用眼过度,如久盯电脑而加重,但多数经过休息及睡觉可以改善。
飞蚊剧增或视野受损当心视网膜剥离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像案例二的李先生一样,飞蚊的现象突然增多,或者看到闪光、视野缺损,可能是视网膜剥离。飞蚊症跟视网膜剥离有何关系?当玻璃体老化到形成空泡,这些空泡会逐渐融合成一个大空泡,最后玻璃体和视网膜分离,这个过程叫做「后玻璃体剥离」。
据统计,50岁的人约有一半已经产生「后玻璃体剥离」,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有任何感觉,顶多形成飞蚊症。但如果玻璃体与视网膜分离的过程很急促,或者玻璃体在视网膜上有不正常的黏接,如「格子状变性」,这样分开的过程,严重者有可能在视网膜上拉出破洞,形成视膜网剥离。
台湾视网膜剥离发生率,每年每0万人约有0至5人,一年约有2、千人,而且跟国外不同的是,台湾有两个高峰期,国外高峰期约在50、60岁,但台湾因为近视族很多,视网膜剥离也常发生在20、0岁的青壮人口,尤其这个族群正是事业发展的黄金期,如果视力受损,对于学业、事业与家庭却有很大的影响。
近视族视网膜剥离高危险群视网膜剥离的原因一部分是眼睛老化,也有部分是眼睛过度使用,除了老年人口外,近视族是台湾视网膜剥离风险最高的危险族群。视网膜剥离分成三种类型:裂孔性视网膜剥离、牵引性视网膜剥离、渗出型视网膜剥离,以裂孔性视网膜剥离最常见。近视族是公认视网膜剥离最大的危险因子,近视是因为眼轴变长,造成视网膜周边退化,有格子状变性及萎缩型裂孔,即是「裂孔性视网膜剥离」的一种。另外,第二种的「牵引性的视网膜剥离」,其最常见原因是糖尿病,因为糖尿病患者因为血管病变,造成视网膜缺氧,人体的生理机制自动释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简称VEGF),在视网膜表面的玻璃体上出现不正常的血管增生组织,不正常的新生血管很脆弱,容易造成出血而产生。
而第三种的「渗出型视网膜剥离」,则是眼睛出现肿瘤或发炎,血管中的水分渗漏到视网膜内引起视网膜剥离,最常见是葡萄膜炎。
不可不知的飞蚊症危险警讯视网膜剥离发生时要把握治疗的黄金7天期,有些病人在发生之初时,没有意识到是视网膜剥离,觉得视线看不清楚,反而去配眼镜,而耽误了治疗时机。视网膜剥离时症状有那些呢?有闪光、黑点大量增加、视野缺陷症状请及早就医。
有些病人会看到闪光,这是因为玻璃体对视网膜有不正常的拉扯;也可能是黑点突然大量增加,这是玻璃体在视网膜拉出破洞,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被释放出来,也可能是玻璃体的拉扯,撕裂一条视网膜血管引起出血,血球进入玻璃体所致;有些人则是觉得视野缺损,像是被舞台的布幔盖住,这是因为液化的玻璃体经由视网膜上的裂孔,流到视网膜下方,引起视网膜剥离,剥离的范围逐渐扩大,产生视野缺损;若影响到黄斑部,看东西会扭曲变形,视力也会急转直下。
近视、视网膜有格子状变化、开过白内障、有视网膜剥离家族史及曾发生过视网膜剥离病人是视网膜剥离的高危险群,应该每年定期检查,接受散瞳做眼底检查,若有裂孔可及早接受雷射或冷冻手术治疗。
雷射、冷冻、气体固定术治疗多元当飞蚊症恶化而出现视网膜破洞时,玻璃体内的水会流进视网膜下方,造成视网膜剥离。视网膜出现较小的破洞或剥离属于小范围时,可以考虑雷射手术,用雷射光产生「光凝固」的热能,将视网膜及底下脉络膜因烧灼而结疤,产生像焊接的作用,把破洞周围圈起来,不继续扩大。健保有给付这种雷射,在门诊即可施行。
倘若破洞在雷射光打不到的位置,可以采用冷冻法。冷冻法因为设备关系,必须在开刀房进行,原理跟雷射一样,雷射是用热能圈住破洞,冷冻是利用冷冻将裂孔焊死。
如果是大范围的视网膜剥离,则考虑使用气体固定术,手术也是要在开刀房进行,但这个方法仅限于处理眼球上方的视网膜破洞。大范围的视网膜剥离则必须采用巩膜扣压术或是玻璃体切除术。
目前视网膜手术进行,手术成功机会在70%~90%,第二次手术成功率可达90%,但有一部分病人会有并发症,如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这时还要复杂手术,将玻璃体切除,注入可膨胀的气体或矽油,才能让视网膜复合,至于视力是否能够回复,要看黄斑部是否被波及而定,因为感光细胞都聚集在此。手术后需要几周复原期,不可骑机车及从事剧烈运动。
勿过度用眼、适度休息、营养均衡飞蚊症是玻璃体变化的现象,大多数是正常,不会消失,但日常少让眼睛过度使用,可减少飞蚊现象。日常可以多摄取具有抗氧化的食物,并从牛奶、蛋、鱼、全谷物及豆类、深绿色蔬菜及蔬果补充营养。40岁后可以适度补充营养品如叶黄素(每日0毫克为限)、玉米黄素。
建议高危险群平常少从事高空弹跳、云宵飞车、橄榄球、篮球、足球、棒球等高撞击运动,可以选择游泳、慢跑、骑单车等运动。外伤也会造成玻璃体变化,但非立即性变化,有时二至三个月后才会迟发性出现。有警讯出现时,不要拖延治疗时机,才不会使视力恶化至不可收拾的地步。
Q:吃叶黄素、鱼油可以改善飞蚊症吗?A:叶黄素、玉米黄素是目前很夯的护眼营养素,都是一种类胡萝卜素。叶黄素是眼睛黄斑部组成最重要的营养成分,可以吸收光线中有害眼睛的蓝光,而人体无法自行合成叶黄素及玉米黄素,必须从食物中摄取,菠菜及绿花椰菜都有丰富的叶黄素。枸杞、玉米、菠菜、南瓜富含大量的玉米黄素,可多摄取。鱼油含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代表营养素是EPA、DHA,视网膜中有很多感光细胞,这些细胞决定看东西时画素的细微解晰度,感光细胞的感光色素存在于细胞膜上,细胞膜主要成分就是不饱和脂肪酸,当人体好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时,可以吸收有害光线,具有抗氧化作用。其他护眼的食物,包括含茄荭素的食物如番茄、葡萄柚、木瓜、西瓜等也有助眼睛保养;而蓝莓等含有抗氧化物,对眼睛有保护作用,能够促进血流让血管放松。另外,少吃加工食物及油炸、高胆固醇食物,也是让眼睛远离加速氧化,抗老的绝招,有研究发现,吃比较多Omega的不饱和脂肪酸的人,罹患黄斑部病变的人较少,吃较多红肉的黄斑部病变的病例较高。
Q:飞蚊症可以治愈吗,不会复发吗?A:如果是自然老化所造成的飞蚊症,不需要治疗;但若恶化出现视网膜剥离时,则需以雷射或冷冻等方式治疗,预防未来更严重的视网膜剥离,当然雷射后也可能会再复发,需进行第二次手术。
Q:飞蚊症会不会造成失明?老花更严重?A:大部分的飞蚊症是良性的,不会造成失明,但若是发生视网膜剥离,且范围很大或者侵犯黄斑部,确实会影响视力,但最好能够在发生后的黄金治疗7天期内尽速就医,这样抢救视力比较有机会。而飞蚊症跟老花并没有相关,并不会使老花更严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自新浪chicw,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版权属于原作者。能看好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治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