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黄斑裂孔 > 病理生理 > 文摘速递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对高度近视眼

文摘速递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对高度近视眼



近视是最常见的眼病之一,因眼轴过度增长导致视网膜组织的拉伸,视网膜功能异常。高度近视最常见的眼底变化是豹纹状眼底、脉络膜新生血管、视网膜脉络膜萎缩、黄斑裂孔。脉络膜血管层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外层视网膜提供营养,在某种程度上,其血管层血管密度及直径的变化对高度近视视网膜功能障碍和视力丧失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的目的是使用增强深度扫描(EDI-OCT)测量高度近视眼(不伴有黄斑疾病)视网膜厚度(RT)和脉络膜厚度(CT),探讨与正视眼比较及其与视觉功能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年11月到年4月就诊于IRCCS基金会G.B.Bietti眼科中心的患者,年龄40-60岁,不伴有任何黄斑疾病和年龄相关性疾病及屈光间质混浊,屈光度≥6D的高度近视眼作为试验组;选取无眼科或系统性病理疾病,屈光度在±1dpt之间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使用EDI-OCT测量的高度近视眼CT,同时完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轴长度(AL)、OCT、视觉敏感度(MRS)和MP1微视野检查等眼科检查。CT被定义为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切线到距离大脉络的血管层后强反射层,即脉络膜-巩膜交界面。CT是指手动测量中心凹下及中心凹水平及垂直轴μm处的厚度。平均CT是计算中心凹下CT值和水平及垂直轴μm的4个CT值平均值。OCT测量是由2位检查者独立完成,如果他们的厚度测量的差异超过两个值平均值的15%,需由资深专家决定。研究数据采用统计学分析软件,p0.05具有统计显著性。

图1高度近视眼,用MP1微视野测量视网膜灵敏度(a),用EDI-OCT测量中心凹下和中心凹周边μmCT(b)

图2用MP1微视野测量视网膜灵敏度(a),用EDI-OCT测量中心凹下和中心凹周边μmCT(b)

结果:38例近视(15男/23女,平均年龄51±8.9岁)和21例对照眼(5男/16女,平均年龄50±5.4岁)。近视的平均屈光度为-13.3±4.9D,眼轴长度29.2±2.2mm。试验组平均BCVA低于对照组(77.3±9.25和84.8±0.6字母,p=0.);试验组MRS低于对照组(16.32±2.6和19.9±0.2dB,p0.)。虽然两组间的RT相似(.5±24.2和.6±13.9μm,p=0.06),但高度近视眼组中心凹下CT薄于对照组(.3±78.5和.6±.2μm,p0.)。两者中心凹下CT与MRS(R2=0.22;p=0.)、BCVA(R2=0.13,p=0.)具有显著差异性。

本研究显示,在没有任何明显黄斑疾病的高度近视眼中,黄斑中心功能的减退可以通过视力反映,并通过眼底-微视野评估整个黄斑区功能是否障碍。黄斑功能障碍可能与黄斑CT直接相关而不是RT,表明脉络膜的异常可能在近视黄斑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最终导致萎缩。

(正文所有图片均来自原文)

原文:InfluenceofMacularChoroidalThicknessonVisualFunctioninHighlyMyopicEyes.OphthalmicRes;52:97–

短评

近来随着OCT技术的发展,已经有很多研究把目光投向了脉络膜这一层。本研究提示高度近视眼中黄斑功能障碍与黄斑脉络膜厚度相关,但究竟脉络膜厚度的变化是黄斑病变的原因还是结果,还需要进一步证实。此外,两组间的视网膜厚度没有显著差异,可以说是在意料之中,我们更应该去







































得了白癜风要怎么治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kuw.com/blsl/1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