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黄斑裂孔 > 病理生理 > 这些习惯导致5岁以上人口近视率增长到51

这些习惯导致5岁以上人口近视率增长到51



今天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为“呵护眼睛,从小做起”。不知不觉中,我国儿童近视越来越多,小小年纪都戴着一副眼镜,看着让人心疼。

现在高科技时代,爸妈为了和孩子们保持联系方便沟通,都给他们配了手机。小小年纪都已经拥有高配置设备。

当你家宝宝两岁左右的时候是不是也像大人一样玩手机玩的有模有样,会解锁,会玩游戏,而且玩的样样都很熟悉,刚开始你会觉得很好玩觉得宝宝又学会了新本领。但是慢慢的你是否开始担心这样玩会不会伤害眼睛,引发近视呢?

我国青少年近视全球第一

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国民视觉健康报告》称,年我国5岁以上总人口中,近视和远视的患病人数大约5亿,其中近视的总患病人数在4.5亿左右,患有高度近视的总人口高达万。

若没有有效的政策干预,到年,我国5岁以上人口的近视患病率将增长到51%左右,患病人口将达7亿。

所以,近视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当代和未来人口素质的“国病”。

你家宝宝近视吗?

什么是近视?

近视是指眼的屈光系统发育“不匹配”,光线通过眼球屈光系统后成像于视网膜前,简单地说就如同照相机的镜头不对焦了。中低度近视眼本身并不可怕,只是需要戴眼镜而生活不便。但高度近视时眼轴过度延长则带来很多潜在的眼科疾病风险。

按既往的研究,度(-4.00D)以上近视并发视网膜病变风险较正视眼增高(5%),度(-8.00D)以上近视并发视网膜病变风险则大幅增高(40%)。高度近视的并发症主要是眼底病变如: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脉络膜萎缩、黄斑出血、黄斑裂孔等,这些病变会严重影响视力和视觉质量。高度近视已成为我国盲和低视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未发生近视的儿童积极预防近视发生;对于已经近视的儿童控制近视进展以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对于已经是高度近视的群体则需密切观察,对其用眼和生活方式做正确的指导是视光学从业人员的重要任务。

哪些不良习惯导致近视?

年,16—18岁青少年的近视率不到1/3,而现在已将近4/5,一些城镇地区比例更高。近视增加最快的是小学生,逾40%的小学生近视,是年的两倍。相比之下,在美国或德国,该年龄人群近视率不到10%。为何我国的学生近视率与外国学生近视率差别如此之大?造成儿童、青少年近视增长的主要原因到底是什么?

户外运动少

我国学生的户外活动时间偏少,他们上学后每天只有约1小时待在户外,有些甚至更少,而欧美国家的学生有3-4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阳光下的户外活动时间少是造成近视的最大因素。

近视主要是眼轴长度增长导致的,而日光照射有助于视网膜释放一种可延缓眼轴长度增加的化学物质—多巴胺。户外活动时间过少,接受的阳光照射就必然减少,多巴胺的分泌的也会相应减少,从而近视进展加快。

用眼时间过长

有的孩子看书写字做作业,看电视等连续3-4小时不休息,甚至到深夜才睡觉休息,这样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而且使眼睛负担过重,眼内外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而得不到休息,久而久之,当看远处时,眼睛的肌肉不能放松而呈痉挛状态,这样看远处就感到模糊而形成近视。

用眼距离过近

据有关资料报道,青少年近视眼以长期用眼距离过近引起者为多见。青少年眼睛的调节力很强,当书本与眼睛的距离达7-10厘米时仍能看清物体,但如果经常以此距离看书,写字就会使眼睛的调节异常紧张,从而可形成屈折性(调节性)近视,所谓的假性近视。

如果长期调节过度,使睫状肌不能灵活伸缩,由于调节过度而引起辐辏作用加强,使眼外肌对眼球施加压力,眼内压增高,眼内组织充血,加上青少年眼球组织娇嫩,眼球壁受压渐渐延伸,眼球前后轴变长,超过了正常值就形成了轴性近视眼,所谓真性近视。正常阅读距离应是30-35厘米。

睡眠不足

很多孩子晚上不喜欢按时睡觉。睡眠不足时,第二天精神不振,头昏脑胀,大脑没有充分休息。

照明光线过强或过弱

如果光线太强,如阳光照射书面等,会引起强烈反射,刺激眼睛,使眼睛不适,难以看清字体,相反,光线过弱,书面照明不足,眼睛不能清晰地看清字体,头部就会向前,凑近书本,以上两种情况均能眼睛容易疲劳,眼睛的调节过度或痉挛而形成近视。

躺着看书

许多孩子喜欢躺在床上看书,这是一种坏习惯。因为人的眼睛应保持水平状态看书,使调节与集合(辐辏)取得一致,减少眼睛的疲劳。如果躺着看书,两眼不在水平状态,眼与书本距离远近不一致,两眼视线上下左右均不一致,书本上的照度不均匀,都会使眼的调节紧张而且容易把书本移近眼睛,这样可加重眼睛负担2-3倍,日久就形成近视。

让宝宝远离近视,你需要这样做

足量的户外运动

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而户外活动能获得很好的近视预防效果的原因在于户外的光照度非常大,是室内光照度的几百倍。

这里说的不是“户外运动”而是“活动“,即是说,只要呆在户外,而不一定需要运动,哪怕是在户外阅读、写字、上课等都可以达到预防近视的目的。

英国剑桥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儿童每周多在户外玩耍1小时,其近视患病风险将降低2%。近视应防范于未然,在未发生近视前(如学龄前)多给孩子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吧。

减少近距离用眼

近视其实是一种生物进化的表现。现代社会人们对近距离用眼的需求大幅增加,事实上很多孩子看近的时间比看远的时间还多,而过多的近距离工作会被身体认为“看近是主要的用眼状态”,眼球在发育的过程中就变成了更适用于看近的近视眼了。

老师和家长应该注意给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张弛有度,避免连续近距离作业。一般说来,每连续近距离阅读40分钟,应休息远眺10分钟。

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家长最关心的就是怎样发现儿童“近视的苗头”。传统的做法是,当发现孩子出现视物喜近、头位异常(偏斜)、看电视眯眼现象时就怀疑近视了。然而当上述情况发生时,常常近视已经发生,甚至是高度近视了。

临床上首次验光发现近视在-6.00D(度)以上的高度近视屡见不鲜。而给儿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则是最好的近视预警方法,应该从3岁开始就到正规机构为孩子建立眼屈光发育档案。

什么是屈光发育档案?就是对眼球的发育过程做一记录,即定期记录角膜曲率、眼轴、睫状肌麻痹与小瞳验光结果、眼压、身高等指标,连续跟踪儿童眼球和身体的发育情况,当这些指标异常向近视化发展时,能及时发出“预警”,以引起家长重视采取措施,避免或延后近视的发生。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家长要及时纠正孩子的偏食行为,少吃糖果和高糖食品,补充蛋白质、钙质、维生素A、D、E等营养物质,每天晚上睡前做一次眼保健操,通过自我按摩眼部周围穴位和皮肤肌肉,增强眼部血液循环,解除眼疲劳,达到预防近视目的。

正确阅读姿势

端正阅读姿势也是关键,绝不可让孩子睡在床上,走路或乘车时看书。这些平时不注意的细节将会导致近视的形成。

保证充足睡眠,加强体育锻炼

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是预防近视的较好的方法。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朋友们,多做户外运动,避免眼疲劳至关重要。此外,保证睡眠时间8-10小时也是必要。

总之,家长应注意多加







































白癜风应注意什么
海口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kuw.com/blsl/1038.html